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司仪的几点想法----试与卡奇云德商榷

(2007-08-28 18:31:57)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司仪小扎

    卡奇云德:我一直觉得大场面的婚礼的确是将来的趋势,我们的婚礼一定会越来越复杂,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越是这样,我们就越不该过多去主导婚礼的走向,并最终让自己成为婚礼的亮点。

 

    我认为,大场面应该只是“将来的趋势”之一;可能有些婚礼反而会返璞归真,趋向简洁流畅;就如室内装修一样,简约实用,可能更受欢迎。“越来越复杂”的婚礼会有,但也只是一定的量。

    然而,无论是“越来越复杂”,还是“简约实用”,“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肯定“会越来越高”。

    高在何处?我想应当高在能够适当地“去主导婚礼的走向”。

    新人毕竟有热情、无经验,有创意、缺实践。因此,作为“从业人员”,对具体一场婚礼的准确预估、适当指导、担当或配合策划、执行并掌控婚礼过程,实在是责无旁贷啊。

    至于司仪是否应成为婚礼的“亮点”,也要辩证地看。如果说司仪只顾自己或口若悬河、或扭捏作态、或炫耀才艺,将新人当作泥塑木雕,则不足取。但如果司仪通过恰到好处的语言、润物无声的转接、和随机应变的发挥,为新人赢得祝福、让亲友分享幸福;这又何尝不是亮点呢?司仪又何乐不为呢?

 

    卡奇云德:婚礼的本质是两个人的典礼,我们的存在是为了烘托他们的幸福。新郎新娘并不是我们展现自我水准和修养的道具,舞台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添砖加瓦。

 

    我认为,这段话又对又不对。司仪在婚礼上故意“展现自我水准和修养”确实不该。但要做到尽量完美地“烘托他们的幸福”,没有一定的“水准和修养”又是难以承担的。所谓“台上3分钟,台下10年功”;所谓“功夫在诗外”;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主持中,让司仪的“水准和修养”随风飘洒、自然流露,给人以美感和享受,有什么不好呢?

 

    卡奇云德:主持是一门艺术,但是婚礼不是。我个人认为婚礼主持和商务主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无论从用词,表达和定位都有很大的区别。在一个晚会或者商务聚会上,我可以成为整个现场的主宰,但是在婚礼上不合适。

 

    我认为:现在就谈某某婚礼司仪的主持艺术,确实为时尚早。记得去年曾和李元在一个电话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婚礼司仪实际是一个很边缘化的职业,真正的艺术家或名牌主持人,除了客串“玩儿玩儿”,基本对此不屑一顾。而这一行当门槛又太低,但凡三教九流,只要敢登台张口,似乎都能司它一仪。

    说它是民俗文化吧,好像它又在向高雅发展;舞台上、电视里,只要能抄能仿的,婚礼中都能看到舞台剧或电视综艺晚会的影子,闻到它们的气味。说它已经登堂入室、修成正果了吧,蒙蒙看热闹的人可以,但骗不过专家的法眼。

    我理解,这也是李元自称“小学生”的初衷;因为他是跳到井台上说这句话的。当然,回到井里,李元和晨东绝对是“大蛙”。自称“幼稚园”的就是小蝌蚪了。一笑。

    但我同意晨东说的“如果婚庆行业今天不能达到’艺术’境界,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追求这种’艺术’境界,而这种追求的过程,也是婚庆行业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

    事实上,以“点将台”等门派为先导、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理念、善于兼收并蓄又敢于开拓创新的一批中青年司仪,正在海上婚礼文化的创新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在培育着无愧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婚礼主持艺术。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目标,是一个值得去开发和升华的美丽事业。自觉地向这一目标进发,将能够真正地提高婚礼司仪的水平。人间万事,最终起作用的,就是文化。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使人们惊讶:----噢,婚礼原来可以这样做的?!

    通过努力,我们更应当使人们赞叹:----噢,婚礼原来可以那么美好!

                                           写于2007.04.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