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沈志荣叙事长诗《诞生与飞翔》
(2025-05-30 18:58:04)
写了几十年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沈志荣是“潮”的,在这个时代里他已驾起了AI的风帆去出海。近期完成的叙事长诗《诞生与飞翔》,便是他赶海回来的一大收获,从中也让我们遇见了一位新的作家。
《诞生与飞翔》以程钢的“烟灰缸早已堆成小山,烟蒂歪斜,像一座摇摇欲坠的灰塔。”“东墙的镖盘上,一支蓝尾镖正扎在“焦虑”二字”开篇,我读得出诗人和他诗中的主人公的失落。那烟灰缸里装着烟蒂烟灰,这是诗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物象,但其背后一定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一粒粒时代的灰尘堆满烟缸,一样压在程钢的心头。
失落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人在大千世界面前的无奈都可以呈现在“失落”的这张云图上。沈志荣以AI的整合能力为这种状态提供了内容的丰富性。诗中的故事在古希的《伊利亚特》,艾略特的《荒原》和《失业救济申请表》、离婚书……现实的视觉交错形成的意象中流淌着情绪与意识。在时代的冲击力前,诗人写出了程钢作为一个失落的群体的个体存在,给诗中的人物带去一种无法完全道明的复杂存在的情绪。这里,AI大数据延伸了这种情绪在逻辑体系下存在的无限可能。诗歌在这样的情绪中,最后诗人以“有粒绿萝种子粘在拖把纤维里,将在明日清晨,随着污水流进写字楼盆栽的裂缝”,给了一丝亮色,未来会怎样?这又是一个易卜生提出过的“娜拉”式命运开放的结局。沈志荣结合他厚实的人生思考,以AI为臂膀作了他的探索,用情感写诗,这样的先行,为人们提供了借鉴、评价的实验样本。
我一直认为文学只是人参与的事,我也常收到有人给我纯粹机器生成没有情感的文本让我作评论,对此,我只能笑笑。沈志荣的“新体”叙事诗,让我读出了珍贵的情感。今天的研讨会让我不得不想:AI可能是挡不住的妩媚。只是我依旧认为:文学还是人参与的事,这参与包括创作与欣赏两个层面,AI让人的思考呈现出更多的物象与物态。不过,端在它盘子上的锃亮,只是供人拿来格物与致知的基材。运用这样的基材,在作品中赋予作家的情感,以长期的创作修炼去让作品有血有肉,沈志荣作出了不错的尝试,这是我在大隐之地参加《沈志荣叙事长诗九章》研讨与朗诵会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