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化作一缕月光(董诗评5)
(2024-06-05 21:47:46)我真想化作一缕月光
(初稿)
窗外的月光似你深情的目光
打扰了我远航归来的睡眠
我的心乘着月光的翅膀
飞向故乡的小河岸边
可记得也是这样的静夜
我们约会在细沙如棉的河滩
河水在月光下汩汩涌流
甜甜的蜜语源自相恋的心田
调皮的星星偷窥我们的秘密
一个劲的朝我们挤眉弄眼
小河的波浪多么饶舌
把我们的私语传向遥远
夜露打湿了你的秀发
凉风掀动着我的衣衫
多希望脚下小路永无尽头
多希望天上明月永驻中天
月光拥抱着睡熟了的大地
月光亲吻着峻峭的山峦
我真想化作一缕月光
拥吻着我心中的爱恋
【赏析】
自古以来,月光便是诗人吟咏,表达悲欢离合情感的对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在历史的长河里,月光曾拨动过多少诗人的心弦,留下了许多让人动情不已的文字,董培伦也是其中的一位。
一九六三年,时光列车把二十五岁的董培伦带进了爱情的春天里。这一年,经历过秋霜冬雪,倍受爱情挫折的诗人在温州状元桥军港开始对后来成为他毕生之爱的刘湛莹的热烈追求。这首《我真想化作一缕月光》,便是诗人还处在对恋人单相思追求中的序曲。在诗中,董培伦以从远航归来的夜晚作为场景,将月光比作恋人深情抚慰的目光,让疲惫的诗人感受到柔美与温暖,进而让心与月光一起带着美好的向往飞向故乡。
爱情是最有立体感的感情,家乡是最让人感到温情和静谧的故土。在这两种人类最基本,最初始的情感的交织下,诗人让自己还处在相思和有些抽象联想的恋情和熟悉的故乡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自己笔下的意象。在他想象的这片伊甸园里,星星是个调皮的孩子,不但偷窥还挤眉弄眼让恋人们不好意思;小河是邻家心直口快的大嫂,饶舌着把他们的情话传向四方,还有夜露用她的手轻轻地在梳润着恋人的秀发……诗人如一只追求完美的蜘蛛在编织着他美丽的诗网,网住了你我而不能挣脱。
月光与恋情的结合,一直是诗人们表达诗意的手法。南朝的鲍照那“愿随明月入君杯。入君怀。结君佩。怨君恨君恃君爱”,带着“元嘉体”的细腻精致浸染着后代。董培伦在先辈的创作成果上,进一步把月光,恋情和故乡这些动人的诗歌元素凝合在一起,去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展现出人的美好情操。
在恋人与故乡的山水和天地共融的环境下,诗歌结尾诗人让月光亲吻,拥抱身边的万物成为统领全诗的核心意象,以“我真想化作一缕月光,拥吻着我心中的爱恋”为诗作点题,情绪和逻辑结合得十分自然。
在这首诗中,诗人让月光、恋情与故乡的纯美水乳交融的创作手法,有着高超的艺术整合能力,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创造。
(月光、恋情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