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特蒙古饺子制作工艺美食 |
分类: 老特蒙餐食品介绍 |
老特蒙古饺子的制作工艺
野生沙葱(蒙古葱)
野生韭菜
长期以来,草原上的蒙古牧人,因为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对于草场的爱护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不会去随意地破坏草场,更不会将草场改为菜地。蒙古牧人的菜肴,主要食用野生植物,如野生沙葱(也叫蒙古葱)、韭菜、苦菜、哈拉海、蕨菜、沙芥、地瓜、黄花、白(黑)蘑菇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蒙餐原味特色。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蒙古沙葱羊肉饺子的制作方法。
材料:白面、羊肉、沙葱、羊牛骨头汤、盐。
野生沙葱
和面:温水一杯。水要徐徐的倒入面盆中,筷子不停的搅动,和的面不要太硬,揉面时要用力,将面活好后,放入面盆内盖上盖,将面“醒”上二十到三十分钟。
切馅是蒙古饺子区别与其它饺子制作的重要部分,蒙古饺子要求将肉切成小丁状,将沙葱切碎。
拌馅时,要往肉馅内加入羊骨头汤、没有骨头汤加水也行,汤和水加的多点(不影响包陷为止)放盐按同一个方向拌好,再煨上二十分钟。肉馅煨好后,将切碎的沙葱倒入肉馅内按上次同一方向搅拌,使肉馅、菜和调味品完全融合在一起即可。
揪面团:取出醒好的面团分成数份放在盆中,先拿出一份,剩下的放回盆中并将面盆盖好,防止水分蒸发。将这一小份面团,揉成长条状(圆柱型),用刀切成小段(宽度2.5cm大小)或用手揪。如果不会手揪,可以用刀切,只是要注意每切一刀后,要将面团转个方向再切。
擀皮:这时桌上有很多切好的小段,手搓成扁平状,样子有点象飞碟。拿擀面杖擀的时候,注意中间厚边缘薄,中间厚防止饺子馅漏,边缘薄吃起来口感好。
包饺子: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不要放太多馅。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煮饺子:烧一锅开水,等水沸腾时,将饺子放入沸水内,用汤勺背面在锅内划圆似搅动,防止饺子粘锅。然后将锅盖盖上,等锅水沸腾后将锅盖取下,用勺子搅动一下饺子,并向锅内淋上一遍凉水,这时就不要盖锅盖了,待锅水沸腾后再淋二至三次凉水,等水开后,用手指按一下饺子,如果饺子皮立即弹起,说明饺子熟了,可以用漏勺捞出。有人为了防止煮饺子时粘连,在煮饺子前,往锅水里加入一点盐。
蒸饺子:将锅内的水烧开,蒸笼上摸点油(防止蒸熟的饺子粘在蒸笼上),把饺子放入蒸笼上锅,约蒸15-20分钟,就可以出锅吃了。
下面就开吃了。蒙古饺子最大特点是汤,吃的时候先咬一口再吸汤,热腾腾的饺子最好吃。如在碗内倒点老陈醋(醋内滴点白酒,会有点香醋的感觉)或在酱油里加点新鲜蒜泥,再滴上一点香油,夹着饺子蘸着吃,哪可是鲜美可口,美极了。不过,吃了饺子别忘了喝一碗饺子汤啊,原汤化原食哦。学会了吗,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草原的牛羊吃的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吃哪补哪。
蒙古饺子的品种很多,如沙葱饺子、韭菜饺子、哈拉海饺子,还有酸奶饺子、白奶油饺子等,他们的主要调味品非常简单,主要是蒙古葱(我们也叫他沙葱,现在人们用大葱代替)、盐和牛羊骨头汤为原料。蒙餐维一的特点就是讲究原汁原味。如酸奶饺子和白奶油饺子,他和上面介绍中的区别,就是把骨头汤改成酸奶或白奶油,鲜肉改为鲜肉或风干牛羊肉,再加点野菜(如沙葱、韭菜、哈拉海等),如果没有沙葱也可以用大葱代替。风干牛羊肉要用硬具如锤子、斧子或用捣炒米的工具砸(捣)松软,再用菜刀剁碎。拌馅、包法和煮(蒸)吃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