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对“中国创造”的导向意义
(2011-01-11 11:57:57)
标签:
杂谈 |
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对“中国创造”的导向意义
前两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至今未消。对中国的提醒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日益迫在眉睫。
从CCTV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历史可以发现,最早几年的当选者,“中国制造”企业的领军人物占了相当比例,但随着“中国创意”“中国创造”等概念的提出,诞生了大量由以高能耗的原材料加工为主逐步转型为有高科技含量的企业,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这样的人物相应多了起来。
2010 CCTV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中,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占了六成以上,这些企业顺应当今世界经济产业的大方向,极大地提升“中国创造”的分量,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比如,我们注意到,新能源产业候选人就有3位,无论是LED照明,还是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都让人们对未来中国新能源的挖掘和利用充满信心。信息产业入选者有4位,包括通讯服务和软件服务,他们所领导的企业的知名度不需多言,也许和世界最尖端的水平有差距,但他们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值得褒扬和鼓励。
实际上,从CCTV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我们更需要对传统产业的观念进行刷新,即便是工业制造业,比如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山东重工董事长谭旭光,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入选,谁又能说他们的企业没有高科技含量?他们对中国自主品牌建设方面的启迪意义,令人感佩。
评选“经济年度人物”,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无数企业千帆竞流的背景下,无疑是困难的。但是,这样一个评选,应该超出对某个经济领军人物的表彰和对某个企业的成绩进行肯定的层面,所以难免会有“漏珠”之憾,当然,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更多的企业以借鉴,使得更多的企业发展壮大,但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向世人表明一种态度,是对中国企业进行的一次展示,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某种宣示。从这个意义上说,2010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是有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