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观的自由

(2010-12-13 21:31: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所谓“社论”

 围观的自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1/13/content_168478.htm?div=-1

 

     你越想让人围观,人们恰恰不给你面子;你越不想让人围观,“闪开闪开”,围观者恰恰众多。这便是围观的自由。

 

    围观者自由、被围观的官员们受约束不自由是正常的;如果官员们自由、围观者不自由,那才是不正常的。“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首要是保证民众围观的自由。

 

    陕西富平官员看了《新京报》“示众访民”的报道,觉得有些“冤枉”:公开处理大会“仅有百余人到场”,没有几千人啊。

 

   唉,见过极力为自己辩解的,没见过这样辩解的。大量网友立马跟帖:有一个人“到场”,也算“示众”,也没有法律依据啊。

 

 看到这个细节,想到一句现在最流行的话:围观就是力量。富平官员们大约也是想通过吸引更多的人来“围观”、从而体现出“教育百姓”的“力量”的,可惜,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百余人到场”,那里的百姓也太不给面子了吧。当然,别的媒体报道说,召开“公处大会”的广场约有2000平方米,位于县城中心,“周边将近11万人口”,说只有百余人到场,怕他们自己也不信。

 

 不过,新闻报道刊发以及后来富平县发布“报道不实”的官方报告后,网上网下的围观者倒是不计其数,一边倒地对“示众”提出了批评:中国没有一部法律允许任何部门对任何哪怕犯罪的公民进行“示众”,越是“理直气壮”地辩解,越表明自己离权力的边界越远。

 

 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你越想让人围观,人们恰恰不给你面子;你越不想让人围观,“闪开闪开”,围观者恰恰众多。这便是围观的自由。

 

 围观的力量在网络时代充分显现。从一个“顶”字到140个字的微博,都让“围观”淋漓尽致———“让你围观必须围观”、“不许围观立马走开”的专横封闭正被打破。

 

 围观是自由的。有人想让人们关注会议本身,人们偏偏看到了会场上房产官员手腕上的名表和桌上的高级香烟;有人想让人们关注上访者“老老实实受教育”的样子,人们偏偏要看主席台上是谁在主导这样荒唐的“公开处理大会”。

 

 围观者中总有人带着放大镜,发现了每一个异常的细节,大喊一声“看那儿!”而正是在这样的放大镜下,很多官员一时适应不过来。《人民论坛》杂志社于今年4月做过一个调查,七成网民认为官员有“恐惧网络症”,怕被监督。官员们的网络恐惧到了什么程度?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压力”,10%的受调查者表示“压力很大,让人提心吊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35%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压力,该干吗还是干吗”。

 

 可以理解,缺乏监督的时间久了,突然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会浑身不自在。这需要慢慢适应,直到“接受监督”成为为官者的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围观者自由、被围观的官员们受约束不自由是正常的,而如果官员们自由、围观者不自由,那才是不正常的。“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首要是保证民众围观的自由。

 

 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所有希望围观别人的人,应该知道自己也是被围观的对象;热衷于搞“示众”的人,自己何尝不是在“示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