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推迟召回制已没有理由

(2007-08-21 18:13:00)

再推迟召回制已没有理由

http://xxcb.cn/show.asp?id=874351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表示,中国将推行食品召回制度,现在正在研究、议定,“应该说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我们就会采取这项措施。”

食品“召回”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就在7月27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就指出,企业发现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主动召回产品”。

更早一点,10天前,国家药监局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系列的药品食品监管新规,其中对不良药品、医疗器械的召回,做出规范化规定。

看来,“召回制”这回真的要来了--而在此前,关于召回制,除了三年前汽车行业率先全面实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坊间对家电、保健品、IT等多个行业实施召回的呼吁也不绝于耳,但是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召回制,作为一个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最有效的制度,早就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推行。但在我们这里,召回制却步履艰难,即便是宣布实行召回制的汽车行业,似乎也“变异”为一场吸引客户的广告宣传--已经过去3年了,极少有汽车厂家因为产品缺陷而主动召回的。而因为召回制的缺席,曾经出现过有问题的东芝笔记本、丰田车等在外国被召回、在中国却只能调换的怪现象。

实际上,有远见的企业往往把召回制作为一种自律要求。他们明白,一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信誉,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企业能够发现质量问题并免费为消费者召回更换,显示对消费者权利的尊重。从长远来看,召回制并不影响品牌的信誉,反而会让消费者更能放心消费,从而引来更大的消费者群体,得到更大的利益。

但是,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主动实行召回制,因为毕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使是出现质量问题,他们更愿意个别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分需要政府出面,强制推行召回制。不过,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召回制也是能拖就拖。

对召回制的冷漠,缘于政府职能的错位。在“惟GDP论”主导之下,政府看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作为“市场裁判者”和“公民保护神”的角色,看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当初讨论汽车行业要不要推行召回制时,就有官员回应:如果汽车行业建立召回制度,而召回的成本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那样,企业就可能破产。

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树立,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越来越超越经济利益而成为政府必须担当的责任。即使企业因为召回而破产了,失业的工人的生活也可以通过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来解决,而不能让消费者以生命健康为那些企业埋单。

因此,召回制的推行,彰显着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由以经济指标为上,转变为人的权利至上。如果说前些年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善、建立召回制可能会“连累”企业职工的生活,那么当下,社会保障基本成型,再推迟建立召回制,已经没有充分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