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成长——关于尊重

(2014-10-13 08:05:06)
标签:

育儿

教育

尊重

同学间

梁伊然

关于成长——关于尊重

有一天作业完成后,米跑到倒在床上休息的爸爸身边,悄悄地问爸爸伸中指是什么意思。爸爸很惊讶米为何问这个问题,米说班级有个男生经常故意做各种各样的讨嫌之事气她和班级的几个和米要好的女生,还经常朝她们做那个手势。米爸问究竟是哪个男生,竟然是上一次掐青米胳膊的米爸小学同学家的儿子。
说到这里,不禁想提提关于米先动手掐人的事情。听班主任说,班主任先看到了米米胳膊上好大一块的淤青,把米叫去询问,得知是班级一个男生给掐的,但是问过谁先动手后得知是米先动的手,遂对双方进行了教育。做家长的回来看到淤青后亦询问了米米,得知班主任已经过问过此事,也觉得米米先动手不对,没有追究。并教育米米以后离这样的男孩远一点,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要搭理,当做听不到,不还嘴更不要动手。此事了结。但说心里话,问过米是否把男孩掐的很严重后得知男孩身上并无任何印记,小小米根本没有下重手,而那男孩子却把米胳膊掐好大一块淤青,实在觉得这样的男孩子真是很讨厌。话说到了四年级这个年龄,孩子们在发育中,男孩女孩朦胧的喜爱之情渐渐萌生,回忆自己儿时的经历,也是印象中不少男生都是用各种讨嫌的行为来吸引女孩子注意,着实是让人觉得愚蠢又可笑。然而反思其根源,其中不乏有社会大环境与家庭环境中男尊女卑现象的影响——潜意识中封建陋习根深蒂固的影响。
 掐人事件暂不说,再提另一件无意中从米口中得知的事情。前两天给米带了一串葡萄,因为米平时在家很少吃紫色的大粒葡萄,隔天我突然想起问米葡萄甜否(因为晚上看到装水果的袋子空的)。结果米的回答让我很惊讶:“不知道。”我追问:“都给好朋友吃了?”米答:“不是,被坐碎了。”我责怪米:“怎么这么不小心。”米很委屈:“不是我坐的,是被李**坐碎的。我根本没吃到。”又是这个名字,遂继续追问事情缘由。米复述了经过,原来,米课间出去的时候,李某某来到米的座位,等米回来时,李某某离开,米发现座位上被坐碎的葡萄(葡萄原本在水果袋里,被放置在书桌中)。听完事情的经过,心里不由觉得这孩子做事十分越位。孩子之间打打闹闹也就算了,甚至有时手重了点我们也能理解,但是如果总是这样以各种形式在孩子心灵上制造阴影,势必给米的成长造成困惑。担心的同时,心里对米米的大度深感欣慰,遇到这么多烦心事,米没有一次主动来告同学的状,若不是我和爸爸追问,可能这些事情就永远被米米压在心底了。
 究竟要不要为这些孩子们间的琐事烦恼呢,纠结了很久,但是从孩子们成长着眼,还是觉得有必要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下。我们都是从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的,印象中小时招人嫌的孩子,会给大家留下一辈子不好的印象。我们并不指望米学习有多优秀,也不指望米在班级是否“一官半职”,只是希望米所在的班级中,孩子们都能友爱共进,为童年同窗的经历,留下美好的回忆。
 米爸先电话找了李某的妈妈,但其家长认为因为这点事情被找很滑稽,觉得孩子们间打打闹闹没啥,对孩子冲女生们伸中指也不觉不妥,并且对上一次掐人事件,孩子妈妈认为因为是米动手在先,老师也没有继续追究,所以并不觉得他儿子对女孩子们不尊并下手如此重有何不妥,更有甚的是对方家长居然说是米米主动撩闲招惹他儿子,这让米爸实在无法接受,并与同学红了脸(自小到大,米都是班级里最有爱心与同学们和平相处的孩子,也从不招惹是非,从小到大,米都是被老师们公认的最大度有爱的孩子)。

 既然家长认为孩子行为并无不妥也无意对其孩子进行教育,那就只能与班主任沟通了。班主任还是很负责的,接到我的短信后中午马上就把孩子叫去核实了情况,并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并严厉地告诫男孩子们不许对女生做各种不尊重的手势。晚上得知班主任积极的正面教育后,我们也对米米进行了深刻教育,告知女孩子们也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远离那些调皮恶作剧的男生,不要用语言回复,更不要动手。

 事情到此,貌似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教育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个人觉得,若想真正让孩子们能认识到只有对别人尊重才能被别人喜爱和尊重的道理,还是需要通过点点滴滴做不懈的努力。

 说到这里,还要提一个之前米的超级腻人的男生同桌。

 据说米以前的同桌是全班同学几乎都不喜欢的一个小男生,无论长相、学习、性格方方面面都不尽人意。最主要的是,米最受不了他说将来要和米结婚,且总是不认真听讲冲米各种傻笑,也有时故意惹米生气以获得关注,严重影响了米米的正常学习。经过米妈米爸研究,最后决定找班主任老师给换了坐,虽然课间活动仍躲不开那个孩子的纠缠,至少上课时不会影响米米了。但是今年的秋季运动会,因为学校不提供午饭,米妈到班级去送饭,因此有机会见到这个男生。看到那孩子的午餐就是简单的面包毫无营养,其他孩子都大吃大喝家长们给准备的各种美味午餐,突然觉得同学们甚至家长们的这种类似于歧视的态度极其不妥,孩子长得丑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已经在先天的遗传上继承了不可抗拒的不平等外貌,这无法逆转的先天对孩子的心理势必造成了严重的后天影响,甚至可能他自己的父母都因此少了一份疼爱,更别说其他的人。一点一滴的积累就可能让孩子慢慢变成自暴自弃,这一切的一切却都也许只是源自先天的相貌不佳。于是,拨出准备分给米米好朋友的午餐里的肉和菜(准备饭菜时特意多做了一些,希望米能和好朋友分享),也分给了那个孩子。孩子很懂事,不好意思地拒绝,觉得,他也并非像孩子说的那么让人讨厌,据说那个孩子还曾经偷偷拿走米米的笔,我想,可能只是他太喜欢那笔,他的家长又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因为喜爱孩子而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毕竟,那时还只是一个一年级只有六岁多的孩子。

 米对妈妈的举动很不理解,不知道为何妈妈把饭菜分给他最不喜欢且让米发疯的男生。后来放学回家后,我对米解释了我的想法,并告诉米米以后不要以貌取人,因为美与丑是一个孩子无法选择的先天赋予,就像米本身,因为长得可爱,从小到大获得了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喜爱和疼爱,但如果米是那个孩子呢?能想象得出她将面对的人生么?!于是,米多少懂得了。


可能你的一点尊重和关爱,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事实证明,米说从那以后,那个男生不再像以前那么讨厌了。无论是那孩子本身的行为还是米米对那男孩子的感受。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