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和赞美孩子,你会犯错么?

标签:
科学教育赏识教育育儿/亲子育儿 |
反思:孩子不喜欢他人总有一些理由。不能用大人的判断强加给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多同孩子聊聊吧,多去了解孩子心里的世界,问问孩子:“佳佳怎么了?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了?你以后碰到她准备怎么办?”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步解决孩子思想里存在的问题。或许有些时候,孩子的判断是正确的呢。
米妈回答:“我早就知道你是最棒的。”
反思:不要不切实际地表扬孩子。虽然在我们父母心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但是不要让你的这种爱变成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如果我们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语言鼓励孩子,本想建立孩子的自信,但是无形中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渐渐发觉事实并非如此,反过来有可能导致孩子自我怀疑,并随之产生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
米米从幼儿园回来闷闷不乐,因为小朋友嘲笑她个子小。
米妈回答:“你个子不小呀,妈妈就喜欢你小巧玲珑的样子。”
反思:米妈当然知道自己不过是在宽慰孩子。可是,难道孩子就不知道吗?这宽慰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她甚至可能会因为你不理解她的伤心,从而一个人把不快压在心底,不再对你说什么,导致在今后的社交中出现心理障碍。
米妈建议:先问问孩子,是不是在和谁做比较。然后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材相貌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无法比较的。还可以告诉孩子相貌对人生没有太多的决定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要正视现实,很多伟人名人个子也不高,但是依旧可以成就大事。多说几次孩子就会习惯于接受现实,并懂得不去一味追求外表表象的东西了。当然,对于能够改变的现实,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提出积极的建议,比如说孩子认为她不够高大,你可以鼓励她多吃饭、多参加运动。无论怎样,你首先要表现出理解孩子的不快,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