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 |
1、教师在幼儿进晚餐时催促幼儿,说:“你不要玩了,快点吃饭,吃完饭爸爸妈妈就来接你了。”虽然教师的本意是教育贪玩儿的幼儿好好进餐,但有些幼儿为了“让爸爸妈妈早点来接”只吃一碗饭就不吃了。
2、幼儿搞不清“饱”和“不饿”的区别。许多孩子在家里的进餐量是由家长控制的,在幼儿园,虽然老师再三询问幼儿是否添饭,幼儿因感觉已不饿而拒绝添饭。
3、家长总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很“委屈”,于是回家后变着花样做孩子爱吃的饭菜,孩子看到自己爱吃的东西自然会胃口大开。
4、挑食的孩子刚人园会很不适应幼儿园的饭莱,他们的进食量自然会很小,所以需要家里的晚餐做补充。
5、幼儿园晚餐与家庭晚餐间隔时间较长。许多幼儿园5点左右进晚餐,而家庭晚餐一般在7点左右,两个小时的间隔使孩子又饿了。
6、孩子离园后活动量较大,饥饿感会来得更快。
7、心理因素,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也就会影响食欲。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的是:
首先,家长要在开学初主动让教师了解孩子的饭量、饮食习惯等;
其次,尽量与老师沟通,不要在幼儿进餐时催促幼儿,而应以“看某某饭吃得多香啊”等正面语言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第三,逐步改掉幼儿挑食的习惯。
与此同时,对孩子回家再次进餐,家长也要保持平常心态。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对于幼儿园任何饭莱都“来者不拒”,并坚持两三个小时不想吃任何东西,那他就不是孩子了。瞧我们家阿米,这边嘴里吃着,那边看到别人吃东西,还是会眼里放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