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 |
一岁前的孩子,基本上以个体活动为主,他们对主体与客体往往还不能区分,因而是对东西的所有者尚不能区分。当孩子长到两岁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头脑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对"你的"、"他的"概念又比较模糊。所以,对世界是的一切东西,他们只要有兴趣,便都认为是自己的了。
两岁左右的孩子,到亲友家串门,看到桌上有糖果,往往不打招呼就伸手去抓,据为已有;别人向他要东西时,他就用小手紧紧抓住,不肯轻易放手,果真被拿走,他又往往哇哇大哭,这是自私吗?不是的,这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当我们发现两岁的孩子抢夺同伴的玩具时,请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厉声斥责。随着孩子年龄增大、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增长,孩子孩子会克服这种习惯的。不过,如果孩子经常"抢夺"同伴的东西,父母就应当给予正确引导。两岁左右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别人,对此,父母应正确对等。这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可以引导他把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不过,有时过于强制孩子孩子把玩具让给别人玩,也会产生不良效果。这不仅不能使孩子"礼让"。有时还会使孩子感到父母也要占有他的东西,结果,反而促使他产生更强烈的占有欲,这方面也应注意。
三岁后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你"、"你的"、"他"、他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只要给予正确引导,占有欲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