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是一本集旅游娱乐,时尚休闲,精品生活等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国内刊号的资讯服务类杂志。
发行量30万的主流精品生活休闲杂志,近期在以物件收藏而做人物访谈专题中讲述了SONOS亚洲区创始人张亚玲女士在法国期间与一只紫砂壶的情缘。
详情:
http://s13/middle/4e376afbgbd63f89da07c&690
任何一件你所拥有的物件都是有来历的,或是自己买来或是别人赠予。那么这件东西就必定含有你对它的感情,看到它时你就必定会想起当时得到它的情形,想起与其相关的人和事。这便是“以物寄情”,张亚玲和她的收藏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90年代初,张亚玲赴法留学,有苦有甜的留法岁月,让她格外思念故土,中途有次回国探亲,返法是很多朋友捎了些国内的纪念品诸如景泰蓝、丝绸和檀香炉等等,张亚玲却在地摊上寻得一件紫砂壶,那把壶做工粗糙,也并非出自名家之手,但就因为是中国的泥土制成的,所以在张亚玲心中分量很重,仿佛是一种情感寄托,她把它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想念祖国时就看看,每当有法国朋友来做客也会很骄傲的介绍。那时候的张亚玲还不曾料到这把不起眼的紫砂壶竟会牵起日后她与壶的绵长情缘。之后几次每次回国,张亚玲都会买一些泥壶带到法国,巴黎的家里不知不觉地堆起了半壁壶山。现在在北京,深圳的家里算起来已经有百余套茶具,有紫砂壶、有陶瓷茶具,有竹木茶具、有搪瓷茶具、有金属茶具,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优越性,适合沏不同的茶,张亚玲常常是依心情而更换茶壶,她认为茶壶是有神韵的。素喜简洁雅致的她最珍爱的是一只铜壶,名曰壶。它虽是泥做的,但是敲起来却有的声音。规模很像中国古代盛水用的缸,过于大,只具备观赏性不能沏茶,但张亚玲一只保留到现在。
先生也是在她的影响下开始研究起壶来,中国的饮茶文化、制壶名家,壶的历史等了然于胸。无心插柳柳成荫,先生反而成了更懂茶壶的那一个。虽然先生收藏了现代不少有升值价值的名家之作,但在张亚玲心里,最心爱的仍然是陪伴了她法兰西岁月的那些伙伴们,他们承载着她在异国他乡是渴望能抓住祖国的一根草、一把土的心情,在它们身上总能看到当年在国外奋斗的苦与乐。留法岁月是极其珍贵和特殊的,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她不想丢失、不愿忘记、不能放弃的,纵然搬运费力,张亚玲在和先生决定回国时,仍然坚持把从中国带去法国的壶又不远万里的运回中国。较之先生的专业投资,张亚玲玩业余收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收获,一只壶,哪怕没有升值空间甚至观赏价值也有限,只要蕴含了情感和背后的故事,张亚玲仍会视若珍宝。她也会跟先生在收藏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闲时逛逛北京的古董交易市场潘家园,偶尔关注拍卖市场,“当你拿起一件东西来时,你知道它的历史知道它的来源,那种感觉是很妙的。”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她能把兴趣和经济效应平衡得很好。
从爱可视的亚洲区总裁到SONOS的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张亚玲是叱咤风云商界女强人,但私下里的生活却极为诗意,周末的早上泡壶茶慢慢品,一边看女儿做功课一边和先生闲聊几句家常,到了下午,来家里做客的朋友们都到齐了,便开始准备晚饭,优雅的法式生活情调展露的是一颗温婉柔美的内心,宛如一只壶,素雅、修身养性、也淡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