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86年大学教师的调研之旅

(2010-01-15 12:27:00)
标签:

杂谈

三亚

时代巨变

张亚玲

岁月

人生感悟

  1986年,我还在中国政法大学教书。9月份,我和教研室的两名男同事一起,从北京出发赴南方做调研。两男一女“搭配”出差,这也是学校的惯例。原因在于大学里的女教师较少,我们刑法教研室的女老师就更少了,两男一女的比例勉强合适。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们去了湖北、湖南、广州、深圳和海南。

http://s14/middle/4e376afbt7d2c8e520dad&690

当时的我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在当时出这样一趟“远门”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今天交通的便利、信息的发达、通讯的实效是当时的我们不能想象的。就像我上篇博客里写到的,乘坐高铁从深圳到韶山只用两个小时,将近900公里的路程,一天之间就能打几个来回。然而在当时,光是从北京到广州,就要坐两天两夜的火车。另一方面,二十几年前别说手机,除了高干,一般人家里连电话都没有,远距离之间互通讯息只能靠去邮电局发电报。人一旦出远门,你就像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音讯渺茫。我经常将这段经历讲给法国朋友听,并且感慨:直至90年代初,中国和欧洲的差别还是巨大的;到今天,世界已经是平的,中国的发展也已经让全世界瞩目。


  当时我跟我先生还没结婚,记得他送我到火车上,很客气地拜托我那两位两位男同事多多照顾我。两位男同事一个叫牛建华,一个叫冯建仓,虽然我已与他们失去联系很多年了,但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个半月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所建立的并肩作战的战友般的友情。


  这一路,有太多难忘的经历。


  那时北京是全国最好的城市,初到南方,很多地方都无法适应。刚到武汉时,看到街上的公共汽车竟然有的没有前门,车厢里非常拥挤,一些人站在前门死死地扒住门框, 以防掉下车来,那情景触目惊心,是我在北京所没有见到过的。那时的人们实在不用额外锻炼身体,每天上下班,上下学的路上就足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当时的广州经济远远发达过北京,路边大排档盛行,沿路有很多餐厅服务员拉人吃饭,有时候一边一个,似乎要将人拉散了。但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当时南方人都是用凉水洗头或者洗澡,这让我们很不习惯。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我还是不习惯用凉水冲凉。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到了广州之后,实在不敢洗头发,脏得到处打结,我只好跑到理发馆把一头长发给剪成了短发,当时我的头发非常长,又是心疼又是无奈。我剪的正是当时南方很流行的一种短发头型,不太像知识分子,有点像小商人。后来到了北京我先生来接我时,竟然无法认出我来。


  另一件无法适应的事情就是天气的潮湿。出门的时候带了几件衣服,但每次洗衣服,衣服都干不了。后来我的衣服没有一件干的,只好向男同事借了一件男士衬衣。从海南开始一路我拍的很多照片都是穿的那件男士衬衣,到北京后我才把衣服还给那位同事。


  因为经费紧张,整个调研期间的条件都非常艰苦,我们一般都住在条件非常简陋的招待所里。从广州乘船去海口时,赶上了台风,只能在原地等了一夜的船。临时找的一处住所连水都没有,八个人住一个房间,床上、被褥上到处是血迹,很像电视里的谋杀案的现场。那一夜住得我胆战心惊。到了海口后,在海口住得那一夜也是毕生难忘。我记得当时海口的马路上已很开放,竟有人悄悄地跟我们说:我们旅馆你们没有结婚证也可以住一间房。气得我大喊着让她离开。要知道那时没有结婚证,酒店是禁止男女住一间房的,所以已婚夫妇出远门结婚证得经常带着。我们选了一家正规的旅馆住下,而这家旅馆很封建,主楼给男士住,女士要住到招待所后面的一个侧楼里。我住的那件房子的窗户都是用报纸糊上的,门都锁不住。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只觉得到处黑影曈曈,又诡异又恐怖。我几次三番起来跑到女服务员处说:“住在这儿太可怕了,能否到主楼住呀!”女服务员满脸司空见惯的淡漠:“没事,我们这儿女的都住这边。”又是一宿不敢合眼。第二天,我跟两位男同事说:“昨天晚上吓死我了!”他们说:“你怎么不过我们这儿来凑合一夜啊?”我了解他们的好意,但以我的个性,就算吓到半死也会一个人咬牙撑过去。


  结束海口的调研后,我们就去了三亚。这是我唯一一次去三亚的经历,时至今日,再去一次三亚依然是我一个始终未实现的心愿。当时的三亚还很原始,马路上一个路灯都没有,路边的小餐馆露天摆着一些小矮桌,矮桌上放着小小的汽灯,顾客们围着小汽灯就餐。感觉上就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小渔村。


  第二天,我们去了天涯海角。因为在当时天涯海角已经是个很有名的景区了,所以去之前我以为那一定是一处很辉煌的地标性建筑,没想到就是大海里竖着的两块巨石,一块写着“天涯”,一块写着“海角”。我立即到邮局给我先生打了个电报:我在天涯海角。


  据说今天的三亚已经从一个边陲小渔港蜕变成一个国际性旅游城市,一定非常美丽,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一次。


  如今,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一件无比常见的事情,四通八达的交通和无所不在的通讯网络,缩短了地与地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轻松惬意间即可饱览河山。再回想起二十几年前这样一次苦乐参半的调研之旅,不仅感慨时代进步的巨大和时光飞逝的无情。


  每一次经历,每一段时光,沉淀下来之后都是生命里不可替代的财富。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些与众不同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