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度中秋

标签:
中秋回忆it |
转瞬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今天是我一个人在深圳过中秋,女儿和先生在北京过,便感觉今年的中秋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并增添了一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清静。我办公室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看着这些月饼一时间我所有关于中秋和月饼的美好回忆像一幅幅被岁月浸染过的印象派画作一样展现在眼前。有的浓烈而清晰,也有的淡得不着痕迹,有的模糊而淡雅,正如那些被年月冲淡的往事。
我小的时候,由于父亲被下放到天津农村,我们全家都随父亲也到了农村。在那段回忆起来并不那么愉快的艰难岁月里,却度过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中秋节。记得当时我们家前住了一对农民老夫妇,在当时他们也是我们那个村公认最善良的一对夫妇,但是他们没有孩子,可他们一直都非常喜欢孩子,对孩子们也非常好,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们“大爷”、“大娘”。70年代初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来说,生活是异常艰苦的,月饼简直就是奢侈品,很多家庭在中秋节这天都是一家人分吃一个月饼,甚至没有月饼而自己自创一种圆形的饼以表示团圆的意境。忘了是一九七几年,我大概十一二岁吧,那年中秋节的时候,两位老人买了几块月饼分给她的侄子和侄女们,由于他们很喜欢我,所以也分给我一块月饼和一个苹果,待遇和他们的侄子侄女们一样。我当时特别感动,要知道能在中秋得到一整块月饼的孩子在那个村里太少了。我记得我一直都舍不得吃那块月饼,每天吃一点,吃了好几天才吃完。尽管那时候的月饼很硬,味道也不如现在的多样和美味,但当时对于我而言却是那样的美味,而且从嘴里一直甜到了心里。至今想起来依旧很感谢那对善良的老夫妇,他们给了我人生那段阴沉的岁月里无限的温暖。由于父亲是右派,在当时没有太多的人接近我们,但这对老夫妇的关怀却让我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我工作后曾特意去看过他们,并给了他们一些钱以表示我的感谢。也许他们无法从理论上理解他们的爱给你个孩子心理上的长远影响,但是在我们“银行”里却存了爱的阳光,收益至今。
后来对于中秋的印象也就比较淡了,只有几次在大学里和同学们一起过中秋节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上大学的那几年,每逢到了中秋,大家都会尽量聚在一起赏月。有一次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组织起来到北海划船赏月,我们当时租了好几条船,大家就划着船赏月,还唱起当时流行的歌曲《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月光下的湖面上倒映着我们一张张年轻的笑脸,空气中不时地回荡着我们悠扬的歌声。那一晚我们大家一起玩到了很晚,后来还打起了水杖,虽然当时的天气已开始转凉了,水洒在身上也多了几分凉意,但大家似乎并不介意地沉浸在快乐与浪漫中。那时的时光是那样的天真,含蓄,充满了纯真与浪漫,以至于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能够感觉到那晚的清风拂面。
后期到了法国反而对每一年的中秋节都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法国时每到中秋节我们华人华侨都会在大使馆的组织下聚集在一起共同度过,而这也几乎成为了一个定式。虽然大家平时都很少联系,但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共度佳节。其实中秋节在法国也还是很有名的,有时,我们也会带一些法国人来一起参加中秋的聚会,给他们讲讲我们的中秋传统。后来我到了现在的法国爱可视公司,我们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供应商寄月饼给我们,对于我来说,中秋节可谓是收到礼物最多的。那时候,爱可视公司的每一层楼里都飘着月饼的浓香,爱可视的同事就和我们一起品尝这中秋的美食。由于月饼的味道偏甜,在法国人看来就属于甜品的一种,因而深受欢迎,大家都很喜欢吃。而我们就用这个节日将中国吃的文化带给了法国。
而今天面对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月饼,却再也吃不出当时的美味。但能够看到这么多可供选择的口味还是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幸福感。因为在国外的时候,我们所能够吃到的月饼的种类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只能在中国商店里买到,这些月饼还都是进口东南亚或香港的,因而只能吃到这两个地方的口味。而现在在自己的祖国想吃什么样的月饼都能够吃到,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这就是关于我中秋回忆的一些片断,也许未来我回忆起今年这一个人度过的中秋,也会是我印象深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