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印象
标签:
奥运李宁许海峰奥运印象it |
记得以前在法国和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Nathalie聊到奥运时,她告诉我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对奥运清楚的记忆和印象。而我对于奥运的印象则是从我21岁那一年,也就是1984年才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奥运,中国很少电视,视频及通讯方面也不发达,时不常在露天电影上看些《新闻简报》,有时是有关体育的新闻,也都记不清了。
http://www.archos.com.cn/chinaling/upfile/20088714314216544.jpg
体操王子李宁
直到1984年,而当时的我正在中国政法大学上完三年级,在郑州法院实习。当时法院的会议室有一台还算大的黑白电视,我就和好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及其他同事聚在会议室看奥运。在那一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奖牌上“零的突破”。李宁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中一人独得3枚金牌,两枚银牌和1枚铜牌,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当时我们都感觉特别地激动和自豪,喜悦之情溢于每个人的言表。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爱国激情比起现在来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我们正好是赶上了上大学的一代人,感觉中国充满了希望,突然觉得我们也与世界接轨了。当时的我们对世界了解得不多,很多的印象都是从小说和不多的电影中得来的,是那么的虚幻,不知道外面的真实世界是怎样的。那届奥运会我们每天都看,沉浸在奥运会所带来的巨大新奇感之中,而当时的李宁也差不多成为了我们的偶像人物。
记忆沿着时光的隧道继续前行,1984年后,我关于奥运的印象到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凝聚了全体中国人希望的李宁在本次奥运会上发挥屡屡失误,我们都十分伤心。虽然我们不是追星族,但当时我对于体育的那份热情比我现在是高得很多的,因为在当时,奥运这场体育盛会是我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那年的奥运会期间电视上正热播的是日本电视剧《血疑》,当时这部剧在中国非常盛行,也是我们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最大理由,但因为奥运会,我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看《血疑》,而选择观看奥运会。
http://www.archos.com.cn/chinaling/upfile/20088714324757584.jpg
许海峰“零”的突破
那时在国内观看奥运最大的感受就是激动,而且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比赛,也不管是什么项目,我统统都看。当然我们有转播权的项目也不多。后来到了国外,与之前的关注世界性的比赛所不同的是,我开始仅仅关注有关中国及法国参加的比赛。不知道是因为成熟了,还是因为见识多了,反而不是那么好奇地想去了解世界上的所有项目及每一个国家的状态。
是奥运让我们中国北京的名字在国外的媒体中频频出现。那是1993年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当时是在摩纳哥宣布的,中国代表团就在现场。由于摩纳哥离巴黎很近,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几个朋友买了几瓶香槟聚在一起,等待宣布中国获胜后一起庆祝。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悉尼胜利了。无法忘记那一刻的失落与痛苦,当场就把酒都砸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次的失败让中国也得到了很多。在1993年之前,不是很多巴黎人都知道北京的,但在北京申奥时期,法国新闻台每天都反复播放着关于北京申奥的新闻,使得很多法国人在那一段时间都知道了北京这个名字,知道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因此,说奥运会是宣传一个国家最好的平台一点也不为过。后来,北京最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但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却是失败的那次。
明天就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了,在此也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北京奥运会能够圆满成功!也希望我们这次能够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来展示中国的风貌,让我们中国真正以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