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国的时候,我的很多部下都说我是“外国人”。原因是这么多年的法国生活,使我的很多生活和行为方式在无形中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例如女士优先的原则已深深地印入到我的思想中。
刚开始,我就很不习惯在公司写字楼里挤电梯。每次等电梯,都能看到一大群人,由于深受女士优先观念的影响,总想等待男士们会主动地让开路能让女士先上去,但每次的结果都是还等不到我反应过来,一大群男士、女士就早已共同挤了上去。当时,我几乎总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比我晚到的人们,而我就是总也上不去。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后来,我在无奈之余也慢慢习惯了那种不谦让。现在回想起当初的经历不禁也觉得很有意思。
由于“女士优先”思想的“毒害”,我还因此而遭受了一次颇为尴尬的经历。那次有几个朋友与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一起吃饭,饭后上电梯时,我就很自然地拉着一位女性朋友先上了电梯。这时,大家就说要让领导先上去,我才反应过来,颇为不好意思。其实每个国家对尊重的理解都有文化差异,中国人更加注重的是尊老爱幼,而法国更加注重女士优先。

在法国,为了表示尊重和谦让妇女,人们时时、事事遵循“女土优先”这一原则,就算是总统在场,也一样是女士优先。对女性表示谦恭礼貌,一直都是西方人引以为自豪的传统。当然,这种女士优先的理念并非是将女士视为弱势群体,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对女性的尊重,甚至可以说是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一位女士和一位男士一起,若要进门,那么,男士是一定要快步走到女士前面伸手去为女士开门的。

这在当时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后来在法国生活久了,才渐渐体会到女士优先的原则是源自他们内心深处对尊重的集体认同。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在法国说pardon(对不起)是很平常的事情,例如自己打个喷嚏时,挡了别人的路时。pardon也许并不一定有很深的道歉含义,但一定是一句含有尊重意味的礼貌用语。比如说当一个人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个人,这个碰到的人会说pardon是因为他碰到了别人,而这个被碰到的人也会说pardon是因为他觉得当时可能是由于他的原因也给对方造成了不便。
因此,不要小看了“女士优先”这四个字,简简单单,但其背后渗透着的是他们对尊重的深刻理解。而我们作为女性生活在法国就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