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参加《财经时报》举办的“环境:关心与分担”为主题的论坛讨论,近日又看到一些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报道,由此而愈加感到节约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如何建立节约型社会及企业如何节约社会资源都是个很大的命题。

我小的时候,节约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由于物质资源的缺乏,我们从小就懂得资源的可贵。但是到了如今,物质的充裕、经济的富足,有几个人还将节约挂在嘴边?由于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节约才可能会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道。在生活中不浪费食品、日常用品及能源,从小处说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而往大处说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珍惜。
我刚回国的时候,每次在饭店吃饭,不管谁请客我都说“点够了就行了,千万别浪费”。如果是我请客,这么说似乎不大礼貌,好在别人原谅我是国外回来的,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每一个人都能理直气壮地制止浪费,更是多么希望人们清晰地理解到节约不等于吝啬。

上升到企业层面,即为“节流”。“节流”最早出现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著作《国富论》中,其中着重强调了节流对于一个国家富足的重要性。而在企业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牵涉到“节流”,从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生产,从日常的管理到上市销售,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而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不浪费原本就稀缺的社会资源。
其实要建立到节约型社会并不那么遥远,仅仅从我做起,从事业做起。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能将节约执行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么,节约型社会也就触手可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