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小雨..一片靜謐;
鄉居,
本來就享有一份自然原本的寧靜馨香,
一夜的小雨..“鳥”無聲息,
晨起輕霧中..散步林間,眼見茫然
心地..了然... ...
了然,
清晨薄霧的林子裏,有清新自然的氣息,
可以清心自覺,自如而自得。
我喜歡唐伯虎對生活的哲理,
在那個交通遲滯路途遙遙的時代,
可那時正是自古至今
大地春回、秋風送爽、鄉野浪波的時代;
由於深厚的文學修养,他以遊記、題畫、懷清新傲岸不拘情真意摯,對人生見聞廣博,善用口語,
以才華深情取勝;以畫作詩,以歌造境。
《花下酌酒歌》唐伯虎如是説:
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昨朝花勝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天時不測多風雨,人事難量多齟齬;
天時人事兩不齊,莫把春光付流水。

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來看知是誰?
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
花好難種不長開,少年易老不重來;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九十春光”提示又一年的春天將逝,今日晚餐邀伯虎師長酒後交心,伯虎真心诚意告之:
《花好難種不長開,少年易老不重來;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年逾八十,以花論歲,人生不向年歲服老及時行樂如醉如癡,
那花笑我呆啊!呆!
好一首唐伯虎《花下酌酒歌》,詩人唐伯虎以
“花”,象徵世間美好的事物;
“酒”,表逹對人生的豁逹,
從塵世中可以達觀的面對人生。
只見李白《將進酒》仰天高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人生啊!人生!
人生在世只有老友、老酒“一飲三百杯”
為樂敘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