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現岑卜--岑卜的故事

标签:
青蛙小站旅游文化健康教育 |
分类: 快乐生活记事 |




『加入绿洲,
这是上海第一个非政府公益组织--NGO。这可是我在2010年10月第一次走进岑卜村时,在绿洲办公室看板上见到的一份海报推出社会公益活动--“在城市中与自然...”让我感觉这肯定不只是一句口号,也是一个梦想。
却沒料到是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居然住进了岑卜村。
大约二十年前在台湾我曾任职于《中华自然资源保育协会》秘书长,请知名艺术家刘其伟作环保代言人,担任台湾五个国家公园的『森林警察』志工,推动大家一同来保护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资源,并且和银行合作发行了第一张“保育信用卡”,每次刷卡的千分之二投入资源保育...;让每位爱护地球的人实际地参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
动物园是上海市中小学的科普教育基地,青蛙小站就地利之便有很多机会参与动物园、绿洲公益和学校共同举办的各项生态交流观察活动。

发现岑卜/20101015










发现岑卜/20101015
这天绿洲理事长李冰博士约我们去参观设在青浦乡村的「绿洲自然教室」,我们刚下G50高速公路接着一个小转弯后,沿着河边小路缓行,粗壮的水杉矗立在小路两旁,我们乘行穿透那躲不掉的绿荫隧道,迎面而来的是好一个秋凉爽朗。








发现岑卜/20101015
村里负责驾驶校车的老蔡告诉我,以前那有什么路来着,只有一条小径通到镇里,每逢雨天一滩烂泥巴走都不好走;旁边那条河还是我们那时候挖的。
江南水乡原先就俱备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陆路沒有普及的时代,水路是村庄对外连络最便利的交通要道。这和我们去別的村头一条条光溜溜的水泥道路、稀稀松松小不隆冬的路树完全两种感受。






发现岑卜/20101015
发现岑卜/20101015


再进岑卜/20101104

再进岑卜/20110604
再进岑卜/20110604

发现岑卜/20110710









发现岑卜/20101015

发现岑卜/20101015
发现岑卜,拨动了我们在上海这琴上一根低音的弦,音色虽然有点沉吟,但很悠逸、清雅、韵味十足,令人心曠神怡。



再进岑卜/20101104
很快的我们又走进了岑卜,虽然是走马,也是在看花。
乡村的景色沒変可是我们的思维却在渐渐地擴张,一个有自然的水域环境,有纯朴世代衍传的百姓,有虔敬的宗教信仰,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人文生态,有浓郁的水乡情操,还需要的是如何激活这『美丽乡村』可持续性的生命力。
绿洲公益的李冰博士说:我们一起去拜会岑卜村的村长...。


再进岑卜/20110604
再进岑卜已经是从台湾过年返沪的一年春天;六月初一个下雨的早晨,岑卜又散发着雨中乡野自然的魅力。
可能吧!
青蛙妈妈轻声地在我耳边提个醒:我们去看看岑卜的春天。

再进岑卜/20110604
这天,我们野放了一只刺猬。


发现岑卜/20110710
上海的农耕作物与南方闽台的不一样,在台湾一年可耕作两次水稻种植,上海的冬天种植油菜花和冬麦,小康在田里洒上紫云茵草仔来年好沃田。


插秧了!/20110710
插秧了!
新农夫老顾的田头灌溉了水,今天要插秧了,对我们城里的人是个新鲜的活儿,插完秧苗放鸭苗,稻间养鸭是老顾「岑卜有机大米」的招牌,稻穗成熟时鸭子成为大米的副産品。
有多少年我们沒有在田边体会插秧的忙活,我们又走进了岑卜。



发现岑卜/20110716
孙子玉笙·小亦放暑假了,从台湾第一次来上海和我们俩老作伴,他们都还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正好女儿也在上海,我们一家子又走进了岑卜。




发现岑卜/20111005
发现岑卜,刷新了我对上海农村的初始印象。






前一篇:岑卜的故事--首篇
后一篇:走进岑卜--岑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