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2022-04-08 07:32:56)
标签:

青蛙小站

情感

健康

旅游

财经

分类: 快乐生活记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不能简单地把城市建设的那一套复制到乡村, 
 农村就要像农村,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保护
 乡村肌理。
          --上海市委书记 李 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
2005年10月,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新华社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农业部开展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美丽乡村』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加强领导,实施规划--“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 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 “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 古村落要保护好。       --新华社  
2016年08月习近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新华社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可能吧,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台湾生活了50年,历经宝岛台湾经济从衰到盛的全部历程,从工业起步经济起飞,使得城市周边的水源重度污染、生态环境受到极度的破坏;后来為政者千方百计设法去整治修复,虽不及原始的自然美,过程却是如此的艰辛磨难。 
2003年回到壮美的中华大地上,深深体会為政者对农村历史人文与生态环境的认知差距,失落的『建设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到建设『美丽农村』领导的一句“农村就要像农村”睿智之语。 
        ----------说真的,期待已久。------------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年轻的时候游历欧洲有个深刻的乡村印象,全世界的人们不用质疑:温莎小镇就是英国,羊角村就是荷兰,波尔图就是葡萄牙,塞维利亚就是西班 牙,热那亚就是意大利,在岑卜村就是中国上海..。 
分毫不差地告诉全世界--“本土就是国际,风貌才是基因”。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祖籍福州,出生在贵州毕节,三岁到重庆,六岁随父辈离开重庆去台湾;2003年六十岁,从台湾落脚上海虹桥动物园设工作室,2011年从虹桥落户青浦金泽家居岑卜村,算来此生走到上海这一回,至今也有整整二十个年头了。 
不关年岁的问题,是回“家”这二十年游走在中华大好山河,有幸见证了城市宏伟的建设到乡村“美丽”的诉求; 还有,2021年全国除贫,百姓的日子幸福富有,国家实力的茁壮强大。
2015那年春天,走在正建设美丽乡村的莲湖村湖边小路,遇到了一位资深记者以乡村的“美丽”话题边走边聊,一直聊到了岑卜村。
不久,我收到一本杂志--《环球财经》。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以下实彔《环球财经》
    2018/06总期第211期 规划视野下的“活村”:
本土就是国际,风貌才是基因。 --环球财经记者 郭涛涛发自上海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卖掉中国台湾高雄的房子,和老伴搬到大陆的乡村常住,今年已是薛璋在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详见本刊2015年10月刊《乡村重建新变量--以上海岑卜村为例》)居住的第七个年头。 作为一名有30余年经验的环境规划师,虽说已是75岁的老人,但谈起“如何活村”话题,坐在家门口,叼着一根烟斗的他,依然显得神采奕奕。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最近让薛璋振奋的是,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说,“不能简单地把城市建设的那一套复制到乡村,农村就要像农村,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保护乡村肌理。”这也是他一直主张和呼吁的内容(详见本刊2015 年10月刊--《“新村民”薛璋:我眼中的“美丽乡村”》)。
“领导现在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薛璋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而与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看待“如何活村”的角度不同,薛璋更倾向于从环境规划上来理解。他一直给本刊记者强调这么一句话—“本土就是国际,风貌才是基因”。
在薛璋看来,一个可能活化的村庄,不仅要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也要有本土风貌的村庄和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更为重要的另一点,它也离不开基于村庄特色而设计的可运营项目。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我在岑卜村已经住了第七年了,一个村庄要怎么活,我的体验就是它一定要有生机,村庄才能延续”。
薛璋说,这个生机并不是指人很兴旺,而是依存在自然共生共营的兴旺,“它本身是一个原生态概念。”
薛璋以李强所说“农村就要像农村”举例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乡村不是小区,如果是小区,上海城区比比皆是,人家也不需要所谓的小区乡村,现在乡村振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把乡村的本土风貌和原生态维持住。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这是几千年来传承的中国传统乡村概念,那就是在本土风貌下有乡村原本的生活条件。
你看隔壁阿姨,她又开始动锄头了,你想我们村子像城市小区那样硬化了,锄头就废掉了,该进博物馆了。”薛璋说。
自从2003年落户大陆以来,他一直以环境规划师的身份,行走在大陆南北各地的乡村,谈到他所接触到的地方基层官员对乡村建设的看法,他的答案是普遍很“茫然”。
“乡村明明就是一个家园,但你要把它改变,让它变得更好,那原来的就不好了吗?所谓好,是原汁原味,原山原水的乡村,但他们要改变,因为它很 ‘旧’,以为要‘新’才是美丽乡村;”薛璋说。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这现在终于知道了,乡村原始风貌不要改变,因为那就是乡村特色的“美”,需要改变的是生活条件、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只有这样,生态人文才可以延续。
薛璋举例说:2015年,他又去了一次欧洲,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乡村逛一圈发现,它们的乡村一直保持上百年原始的风貌,这就是国际化本土的风格;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我最早是1978年去的,现在它前面的草坪还是原来的草坪,没有变成硬化的停车场或是公园。”在日本的乡村,也都是如此。
“你把它变成新的,那种乡土的感觉就找不回来了。”薛璋说,中国台湾的民宿也是在乡下的最好,原因就是依托在原生态的环境。
这就是“本土的才是国际的,风貌就是基因,你再到国外发达国家的乡下走走,一定是几百年前的乡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一成不变。薛璋认为应当在保持原来乡村风貌基础上,在生活形态上有一个更完善的乡村规划。
“薛璋把规划乡村的一套理论,简化为『美丽乡村123』,乡村的美丽第一就是生态环境,环境是衍生万物的基本条件;第二是要有生态农业,你一定要让人家知道,到田里看看什么是生态种植并学习如何吃的健康,吃的放心;第三是村里要发展自发性的运营项目,不是要找投资方投个千儿八百万,圈了一个乡村房产 土地,然后赚了钱就带走。”薛璋就他的规划标准说。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他举例岑卜村的生态环境时说,你看,在村里能看到大树、看到花鸟,在河边能看到萤火虫,河边树林里还有刺猬、黄鼠狼,这就是一个可以吸引人的生态环境。
在城市和乡村的区别,用生活的眼光来看,他说城市里没有农业,乡村必须要有农业,而且要有生态农业,不能变成大棚和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业,这样才会保持乡村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提供更为健康和高质量的食物来源。
薛璋从功能定位上来区分。“乡村真正的定位,是最好的人居环境,它的功能应该是休闲;在城市里上班,等忙完了回到乡村就是亲子、休憩、度假,现在很多上海人都是这样规划平日的生活节奏。乡村和城市的功能完全不同,一个是为了生活,一个是为了工作。”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相比于环境和生态农业的“活村”规划标准,薛璋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即乡村要有自发性的运营项目。
他继续以岑卜村为例说,这个村庄的周围都是水,在过去,村民们傍水而居以船从水路出行运输,现在也应该有码头这样的运营设施,那就可以完成一个“十里黄金水路” 的休闲运营计划,让城里的游客感受过去的交通方式,通过水路到附近的西岑或金泽镇慢悠悠地休闲游览,甚至镇上也可以发展一个水上市场买菜买水果,就像荷兰的羊角村和泰国的水上市集。
根据乡村不同的特点,发现好的运营项目,并把它纳入规划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乡村投资的运营效益。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乡村投资应该从运营开始做,先发现本土特色的村庄运营项目,再考 虑运营需要什么设施投入,再去投资设施,而不是一股脑地将大量钱花在修 筑破坏乡村生态环境的水泥驳岸上。”薛璋说,“要是我做规划,我还会考 虑打通村里堵塞的水道等等,让生态循环水活起来,让万物丛生。”
从村庄规划着眼发掘好的运营项目,另一个好处在于,在未来落地后,可以因为有效吸引游客短期的在村庄规划“居家旅游、居家亲子、居家养生”三代同堂的乡间田园生活,而产生可观的运营收益。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本土的才是国际的
“它不是乡村旅游的概念,而是居家旅游。” 
薛璋继续以岑卜村解释道,村里有民宿、有皮划艇、有老村民腌的咸菜、有手工艺编织品、有健康好吃的生鲜蔬菜,通过十里黄金水路的规划,还可以坐船悠闲地在周围古镇游玩。
这样的乡村活动,至少就会是三天两夜或是五天四夜,村里的新村民和老村民会更充分地互动,整合民宿也会热络起来,当然会给村里带来可持续的运营条件。
“我的一个朋友一家子去欧洲渡假,特別预约在乡村农家去住,主人家有个条件,一次预约要住满5天,运营项目是乡间田野吃喝玩乐全套,但朋友住了5天后发现时间还不够,还想再多住几天,这就叫居家旅游。”薛璋说。                           ...2015-10-23/郭涛涛...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如果·美丽乡村...岑卜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