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明源于--美丽乡村
标签:
青蛙小站froggarden情感旅游健康时评 |
分类: 美丽乡村 |

近日,应邀参加由青浦区旅游局、湖区服务中心牵头举办的『青西淀山湖地区风貌专家务虚会』,聆听规划单位项目组对淀山湖地区风貌的初步方案;包括朱家角镇、练塘镇和金泽镇将基本建成以生态涵养为前提、旅游文化为特色、创新服务为方向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学者专家针对议题经过近四小时深度探究论述,认真严肃地提出了对青西“风貌”的战略性议题出谋划策,明确总体风貌定位,价值取向,管控要素,重点地区等核心问题。
在诸多论述中,我摘取两位专家提出简洁精准的两个论点:
《风貌·就是“基因”》、《“本土”·就是国际化》,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根深蒂固的基本定义。
太神了!让我愰然顿悟解惑什么是中国乡村的“美丽”。
在上海,21世纪的现代化潮流,不应该全覆盖中华五千年来流淌大江南北“本土”生命传衍的“基因”;同时,在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会进入高科技时代的脚步下,也应该保留一片“本土基因”的淳朴乡村。
源于乡村
英国人很自豪地赞美乡村,建筑师雷蒙德·昂温提出了他影响广泛的主张:“拥挤的生活一文不值”。于是人们开始思考英国乡村存在意义。小说《英国人》的作家杰里米·帕克斯曼说:“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在英国人的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当时的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也曾说过:“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
英国人很自豪地赞美乡村,建筑师雷蒙德·昂温提出了他影响广泛的主张:“拥挤的生活一文不值”。于是人们开始思考英国乡村存在意义。小说《英国人》的作家杰里米·帕克斯曼说:“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在英国人的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当时的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也曾说过:“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 于是在网络上有人提岀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英国人的灵魂在乡村,那中国人的灵魂在那里?”这是一篇来自《世界华人圈/若兰》的文章(可链接阅读),这是一个好问题,文章详述英国人对乡村的执着、理解与精华所在,也寻觅中华文化对乡村的依存关系。那么中国的乡村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在中华文明的大洪流中,自古诗词文学的名家大都在田野乡居陋室中,或是辞官归田南山下,身在优美的乡村邀三五诸朋好友,迎向自然山水,美酒当歌可以纵情开怀吟诗作乐。2011年至今隐居岑卜乡间六年,从原乡人日常的礼节教养、待人处世、优裕的人情世故中,深深体会文明源于自然环境的至美,诗书礼仅的至臻、庶民生活心地的至善。
在上海岑卜村,一群来自四方的旅人将日常生活结庐江南水乡,修篱种菊与江河常相共生共舞;没有城市的车马喧嚣,没有华丽的奢侈骄纵,也没有仕宦的高谈阔论;自然和谐,平实而朴素,因运而生。仅以《岑卜记事》简略图文引述江南水乡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貌”与“本土”的生态人文记事,借古鉴今以引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源于美丽乡村。
一个六岁的孩童时期随着父母离开重庆,在海峡的一偶流落了五十四个年头,六十岁回到祖国落脚上海,又近十五年来走遍中华大江南北;这里,还是我梦里老家。有熟悉的土地、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芳香、挥之不去亲密的感怀...
一位生在上海,长在上海,22岁去台湾高雄住了68年再回上海乡居岑卜,有天说想吃碗炒酒蛋面,70岁的女儿特意还煮了一锅红糟鸡汤;她吃完面喝碗汤随口说:“好好吃”。炒酒蛋面、红糟鸡汤都是地道的福州口味,刚过90岁生日的岳母祖藉『福州』。
从前听母亲说:“在福州老家,有天院门外锣鼓喧哗,寺庙法会七爷八爷巡镇过街,巡到外公宅院门前就怎么也过不去,于是停下來问个缘由,庙会人说这家里有高人在修法,才知道我家老爷子在佛堂唸诵《金刚经》”。听起来像是乡野传奇,那不就是民间习俗神佛保佑,居家福泰安宁的传统美事。
“风貌”是一方地理环境(水土),经过千百年养育一方人文生态世代传承的基因密码,“基因”是地球上动植物与人一生无法转化的唯一因素;家乡的“风貌”指向--山水地理、风土人情、父慈子孝、远亲近邻、蚕桑服饰、庄稼蔬果、飲食口味...大江南北,地域东西,引领着个自风骚。

从一则近日国外的新闻谈起: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9月18日报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英国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征服中国游客的魅力依然如故。新的数据显示,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来到英国旅游,中国游客在伦敦的第一观光景点是女王宫邸白金汉宫,其次,大英博物馆、爱丁堡城堡、温莎城堡,从人头攒动的伦敦牛津街,到交通拥堵的剑河泛舟,还有无数英国数百年历史著名的贵族庄园和乡村景色。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希望旅行中更深入的了解英国历史传统与其独特的文化,到处可见成群结队兴致勃勃的中国游客参与英国热爱乡村野趣的绅士生活》。 我们易地置“疑”去思考什么是“本土”。
在英国,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征服中国游客的魅力引以自豪。在上海,我们有「松江·泰晤士小镇」,「浦东·佛罗伦萨小镇」却引以自卑。老外来中国去北京看故宫、长城,去西安看兵马俑,去苏州看庭园,去杭州开G20峰会;他们也到上海,开个「迪士尼乐园」、「乐高公园」来赚上海人的钱,我们上海就“引以为豪”乐歪了。
“本土”原意就是地方上唯我独尊不可取代的基本元素,地理风景、风俗人文、诗书礼仪、宗教信仰等等皆是。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国的“母亲”河,由西向东注入北海,沿途流经牛津、雷丁、温莎、伦敦、伊顿、亨利等沿河的10多座城镇,背景展现皧皧雪山与潺潺清流,广袤山野汇入那山脚水岸散不尽的静谧乡村称著于世,泰晤士河流域在英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上海却有一个「松江·泰晤士小镇」,当今,中国強大了,自信心十足的中国人,把泰晤士小镇山寨搬来上海,感觉怪怪地自嘲自讽为什么总是低人一等。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源于乡村,殊不知中国自古千年人家,诗画江南古镇的水乡情缘,稍加花草如茵也可成为中国风貌的美丽乡村。问题是我们规划师们本土自信的心境建设好了没有?
多么地希望从金泽→岑卜→西岑→郊野公园这十里黄金水路,也引领青浦旅游的本土魅力,让上海人引以自豪。
前一篇:青海·西寧北山土楼觀-美丽中国
后一篇:美麗郷村123·十里黄金水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