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年谈虎

(2010-02-11 11:34:54)
标签:

董奉

布老虎

虎形

杏林

湘绣

亚洲

华南虎

文化

分类: 祖国医学长廊&当代名医

浙江 · 缪士毅

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也是虎年。虎,威风凛凛,矫健无比,享有“兽中之王”的美称,深受人们喜爱。虎年话虎,更添几分情趣。

虎俗称老虎,且有不少别名或代称,如十二生肖以寅配虎,于是称虎为“寅兽”,虎为山中王,因而得名“山君”,黄景仁《圈虎行》诗写道“何物市上游手儿,役使山君作儿戏”,虎身有黄色斑纹,又得名“斑子”。此外,虎还有“黄斑”、“黄猛”、“於菟”、“大虫”、“戾虫”等别称。

虎为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动物,头大而圆,耳短,嘴方宽,四肢粗壮,体长1.4~2米余,尾长1米左右。体呈淡黄色或褐色,有黑色环纹,腹毛为白色,尾部有黑色环纹,前额有似“王”字形斑纹。

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逐步发展至亚洲南部,仅产于亚洲。虎有8个亚种,目前中国拥有其中的4个: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华南虎为我国特产,最为珍贵。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昼伏夜出,能游泳,以捕食野猪、鹿、獐、羚羊等动物为主,听觉、嗅觉灵敏,力气大,性凶猛。一只发育成熟的雄性虎,从鼻尖到展开的尾端长度可达3米以上,站起来时肩背部高可达1米左右,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虎可以在陡峭的山崖上攀上爬下,可以纵身一跃而摧毁其跃程之内所有高达5米的花木。

虎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古时,一些民间中医外出采药,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在茅草丛中看到一只卧着的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似乎是求董奉治病。董奉观察之后对老虎说:“明天此时你在此等候,我给你治病。”那老虎点头走了。翌日,他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它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奉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褒扬像董奉那样高尚的医德。也有传说,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外出行医时救活了一只虎。那被救的虎从此不愿离开,白天看守杏林,晚上守护孙家家门。民间的“虎守杏林”,可能缘于此。

虎在我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殷周的甲骨文中,有猎虎的记载,《礼记》载有“苛政猛于虎”的典故,《战国策》记有“狐假虎威”的寓言。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他的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对虎的描写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尤其是他喜欢用“虎”字给梁山泊许多头领取绰号,如“卷毛虎”倪荣、“金眼虎”邓龙、“插翅虎”雷横、“打虎将”李忠、“跳涧虎”陈达、“笑面虎”朱富、“飞天虎”扈成、“青眼虎”李云。所取的绰号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更有“燕颔虎颈”、“虎口逃生”、“两虎相斗”、“如虎添翼”、“虎咽狼吞”、“放虎归山”、“骑虎难下”等成语;“照猫儿画虎——差不离”、“老虎头上拍苍蝇——没那么容易”、 “墙上画老虎——样子凶”、“做梦骑老虎——想得出奇”、“虎口拔牙——好大的胆子”等歇后语;“人凭志气虎凭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初生之犊猛于虎”、“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等谚语。童话《老虎学艺》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虎,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如唐代岑参的“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宋代黄庭坚的“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宋代陈师道的“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清代赵翼的“危崖石裂藤络罅,老树皮皴虎磨痒”等。

虎的文化催生了虎的艺术,虎的艺术又汇聚成虎的文化。以虎为原型的民间艺术层出不穷。湘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虎是湘绣中最为多见的传统题材。当代湘绣艺术家余振辉绣制的艺术品《虎》,栩栩如生,给人以无限美的艺术享受。民间手工艺品布老虎,造型众多,各具特色。北京常用黄布做底料,花纹与五官都用黑、白、红各色缎料剪贴而成传统布老虎;山东常用红、绿、褐各色染料将虎纹描绘成花卉纹样的莒南布老虎;河南淮阳用黑白相间描绘成黑老虎……这些布老虎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艺术品。我国北方流传的传统面塑中,有一种造型似虎又似鱼,称“虎形花馍”,精湛有趣,展现了浓郁乡土文化。

虎,与歌舞、戏剧、绘画等也攀上亲,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由古代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素为人们津津乐道。文学巨匠郭沫若曾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虎的踪迹还时常出没在画中。国画大师张善子,人称“虎痴”,享有“老虎大师”之誉。所画的《十二金钗》图,以虎拟人,将12位花容月貌的女裙钗画成神韵各异的斑斓猛虎。把猛兽和美女这全然对立的东西统一在画里,显露了独到的艺术见解,曾震撼艺林。现代著名画家刘奎龄一生画过不少虎,把虎的威武表现得出神入化,所画的《虎威图》《虎啸》等,早已成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虎,常与体育联系在一起。“虎抓羊”为畲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常在田间休息时举行。参加者至少10人,以手拉成圆圈,推一人在圈中为“羊”,一人在圈外为“虎”。“羊”可在圈的内外自由跑动,“虎”抓“羊”时,拉成圆圈的人可尽力阻挠,直至“羊”被“虎”抓住,整个活动充满着情趣。在体育术语中,“虎尾腿”为传统拳术南拳腿法之一;“三步虎”为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虎口”为围棋术语,即在棋盘中间由三个同色子构成虎形,三面围拢中的空交叉点。

虎威武雄壮,民间视之为神兽、瑞兽,带有镇宅守户、除邪祛瘟的吉利含义,这在民俗中得到了体现。如古时腊月门上常贴有画虎的门画,以图个吉利;在一些地方,给小孩子都穿漂亮的虎头鞋,以此来期望孩子健康成长;在徐州沛县,亲友们为新婚夫妻“送箱”,送上双头布老虎和虎头枕,寄寓新人和睦幸福,添丁添口,旺门旺族;楚雄地区彝族妇女的头饰有大量的虎崇拜内容,或绣饰虎形,或绣饰黑白、黄白、红墨相间的虎纹,女孩普遍戴虎头帽。

在历史上,一些中医药书籍对虎的药用功效有过阐述,目前中医不再以虎入药,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拯救自然界的虎,为虎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编辑    肖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