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重点高中她为何经常大哭
(2009-02-03 14:28:41)
标签:
教育亲情友情抑郁情结心理压力爸妈清华大学育儿 |
分类: 家有儿女 |
●
典型案例
小雯今年刚从一所普通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由于中考的成绩优异,她一开学就成了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但是小雯不但不开心,反而心情压抑。开学后的几次小考,她的成绩明显下降。为此她反复对爸爸妈妈说她不想上学,一上学就想回家,而且每隔两三天就要大哭一次,不然总觉得胸口好像有口闷气出不来。
小雯最近经常头疼,还会失眠。看到饭菜一点都吃不下,一吃就会拉肚子,所以她一天有时只吃一顿饭。现在她什么都不喜欢做,就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晚上在家,小雯既不想写作业也不想睡觉,就喜欢长时间发呆。妈妈看见了就会说她是不是有毛病,小雯都快烦死了。
其实,爸爸妈妈是很爱小雯的。除了对她的学业有要求外,其他什么都顺着她。这次小雯考进了重点高中,爸妈简直是喜出望外,她无论想买什么爸妈都给买。比如上个月,小雯说要买个电脑上网,因为高中的老师经常通过网络布置作业。爸妈二话不说,马上从银行取出存款,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个名牌笔记本电脑。爸爸经常对小雯讲,要她像堂哥一样,三年后考上名牌大学,就能为家里争气了。
小雯大伯的儿子读书很用功,去年考上了北京的清华大学。爸妈总是说,要好好向堂哥学习。高中三年,堂哥为了学习放弃了一切娱乐时间。所以小雯也觉得,只有像堂哥那样专心致志,不浪费任何时间发愤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才能考上名牌大学。所以平时小雯不怎么喜欢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班集体活动。可是现在不知为什么,小雯总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郁闷,非常没有意义。也不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是有问题,反正小雯的成绩就是上不去。成绩上不去,反过来又增大了压力,她就更加郁闷。如果隔个两天不大哭一次,小雯觉得自己就会疯掉。
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小雯挺焦虑的。一方面觉得学习好像没有意义,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连学习都搞不好,那自己简直太失败了。唉,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心理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和被期望过高可导致抑郁情绪。小雯的情况正是抑郁症状况,她每隔两天就要大哭发泄,说明她抑郁症状出现的间隔时间为两天左右,抑郁程度十分显著。所谓抑郁,就是人们所说的忧郁。它是一种持续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状态。虽然正常人也有抑郁的时候,但像小雯这样不能自控地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情绪上沮丧,在行为上倦怠,对什么事都缺乏兴趣,只是沉默呆想,则属于心理问题了。
小雯过大心理压力从何而来?分析起来,主要有:
1.来自学业的压力。学业压力无疑是小雯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重点高中以后,面临高考,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课程加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更高。小雯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感到压力很大。
2.来自考试的压力。到了高中,考试频繁。面对不断的考试,尤其当考试结果不理想时,小雯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
3.来自同学的竞争压力。小雯以前学习成绩较好,平时测验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她现在就会十分担心别的同学超过她,整天争分夺秒地学习,从不玩一会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且时时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焦虑过度,压力能不大吗?
4 .来自家庭的压力。父母的高期望,让小雯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她会害怕考试,害怕自己成绩考差了,对不住家人。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是必要的,但做得过分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适得其反,增加无形的压力。
5 .过高追求个人成就目标。堂哥榜样的示范,为小雯树立了很高的人生目标,也加大了对她的心理压力。
心理处方
小雯用大哭的极端方式来减压显然是不妥的。
对于小雯而言,要缓解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首先要学着别把竞争的结果看得太重要。进入新班,无非是将一批成绩、能力接近的同学聚在一个班,便于老师在一个层面上讲解以提高效率。要让小雯认识到,虽然你的成绩现在不能像以前那样名列前茅,但你的智能和水平一定在提高。名次只是一个相对数,不显示绝对的高低。因为你现在所处的环境整体水平提升了,虽然看上去成绩有些落后,但是你的竞争对象不同了。另外,过去的成绩只代表以前的努力,它应该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假如将它们变成了包袱,就会阻碍我们奋力向前。
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不能制造高压及紧张的家庭气氛。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小雯灌输努力学习报考名牌大学的思想,应该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
同时,家长对小雯的情况应该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让她充分讲述痛苦的体验,宣泄长久积压的不良情绪,同时给她以安慰信任。注意加强她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积极与她进行亲子沟通,了解小雯在哪些方面出现了认知偏差或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平等、坦诚、友好、平和的气氛中与其共同分析探讨当前的生活状态,加强双方对生存境况的分析,倾听她的倾诉,尊重她的意愿。
(编辑 王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