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两口有话好好说

(2008-10-31 13:33:19)
标签:

女性

老两口

老伴

老人

晚年

两人世界

健康

分类: 心理专家谈心理&精神卫生

天津·马志国

周六晚,心理咨询专线就要结束工作的时候,又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

“我父母都刚退休不久。原以为老人该乐享晚年了,该多给老人一些安宁了。再说,反正老人身体也好,我们就没过多地往老人那里跑。谁知道最近我们才发现,老两口过得似乎并不快乐,还常常怄气。前天,我去看老人,先是妈妈向我们告状:你爸爸什么话都不和我说,整个一个闷葫芦……后是爸爸向我们诉苦:你妈妈一天到晚唠叨没完没了,还总嫌我不理她……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他们出了什么毛病……”女士的诉说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焦灼。

我笑了:“你不用着急。你父母的这种情况,在老年夫妻特别是老两口单过的夫妻生活中,还真是比较普遍的。按说,老两口一路奋斗到老,确实不容易,巴不得好好珍惜,相依相伴,过好晚年生活,可偏偏常常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您说,这是为什么呢?老两口为什么会为说话怄气?”女士还是急切地追问。于是,我赶紧条分缕析:

一是语言的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有较多的语言优势,语言能力发展比较好。从人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别,女孩常常比男孩能说会道,到谈情说爱的时候也是女人更偏爱男人的“甜言蜜语”,男人则偏爱女人的美貌丰姿。这种对语言的偏爱几乎伴随了女性的一生。此外,还表现出男女语言交流风格的不同。研究发现,女性说话平均使用5种语调,但男性说话只用3种语调,因而往往只能辨别女性5种语调中的3种。女性一天内可以用语言、语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发出24000个交流信号,而男性最多只能发出10000个信号。这就容易造成很多男人总以为女人老在重复一个话题,说女人一天到晚爱■唆。

二是语言的个体差异。有人健谈,有人多思,有人喜欢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有人偏爱深刻严谨的语言表达,这是语言的个体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又与性别的语言差异重合,就会更明显了。比如,健谈的人恰恰又是女性,话就会更多些;沉思的人恰好是男人,话就会更少。于是,一个爱说话,有什么事心里搁不住,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还要有人对话;而另一个呢,却不喜欢什么事都放在嘴上,还觉得对方话多。这边,越是看你一声不吭,就越是着急,想说动你,想让你理解她的意思;那边,看你说个没完,更是嫌你絮絮叨叨,气也就怄个没完,更不愿答腔。

三是生活情境的变化。其实,作为老年夫妻,以往几十年中也不是没有怄过气,但只顾着风风雨雨忙忙碌碌地过日子,生活压力大,来不及为这事烦恼。何况家里总还有其他人可以说说话,烦恼的情绪就不容易积累。如今,两人总算共同把家庭的使命基本完成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四目相对,交流更多限于两人世界之中了。有话和谁去说?当然只有老伴了。一旦出现交流障碍,就表现为老两口的障碍了。同时,上面说的性别差异或个体差异这时也就凸显出来了,自然加重了这种麻烦。于是,年纪大了,却经常为此怄气,弄得一对老人双方心里都不痛快。

四是两人世界的不适应。突然子女离去,自己又退休回家,两人世界的生活一时难以适应,也是造成交流障碍的一个原因。特别是男性,更一时难于适应。

至此我说:“总之,虽然原因很多,却没有什么严重的心理障碍。”

“您是说,我父母的情况没什么大问题。”听我进行了上面的分析,女士终于轻松了许多,“那么,请您说说老年夫妻相处该注意些什么,我们好来帮助老人。”

这还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老两口过日子,怎样避免因为说话而怄气呢?

首先是认知调整,增进相互理解。国内外的多项调查都证明: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夫妻,婚姻质量高,身心健康,活得快乐,活得长久;反之,那就是婚姻质量低,身心不健康,郁郁寡欢,性格怪僻,易生疾病。所以,既然事关老两口,这就需要彼此多些理解,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再有,对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也应有所领悟,以便彼此多些宽容,多要求自己,多体谅对方。

其次是抓住时机,调动对方情绪。毕竟几十年相处,了解老伴的性格脾气。在老伴心烦的时候自己尽量少说话,生活上处处无言地给以关心体贴;在老伴心情好转时,自己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来几句建设性的意见,使老伴感觉到你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你的意见是值得引起注意的,而不是“说了也白说”的话。对方情绪再好点时,试探地劝慰劝告对方。自己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话不在多,点到为止。如此,次数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愁对方不被打动。

再次是转移目标,培养晚年情趣。年纪大了,各人的脾气都不容易被对方改造。但是为了晚年和谐相处,也不必怄气烦恼,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自我调整,最好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过去年轻时曾经有过的那些爱好,现在有条件的应该重新拾起来。这样,既增进了情趣,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和品味。这时,老伴怄气的客观条件就不存在了,气也就无从怄起。说不定一方的乐趣还吸引了另一方,一起投入晚年的爱好,满足了精神需求,实现健康养老。

最后是走亲访友,走出两人世界。老年生活要避免孤独单调,需要有一些社交活动,需要经常走出两人世界。当两人有不愉快时,与其僵持,不如一起走访双方都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先不谈自己的不快事,更不要只图个人痛快,一味地数落老伴的不是,而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开阔视野和心胸,以便共同营造开朗的心态,渐渐化解心中的隔膜。再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家老年夫妻恩爱相处的好榜样,也值得学习,用以帮助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两人之间的关系。

听到这里,女士表示赞同:“您说得真好,这些,我们会想办法和老人好好沟通的。”

“能够帮助老人进行调整自然很好,不过,这可不单单是老人自我调整的事情,作子女的也有工作可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常回家看看’。你说你们为了老人多一些安宁往老人那里跑得少了,这动机虽然不错,但效果未必就好。特别是在老人刚刚退休,子女刚刚离家的生活转折期,更是这样。所以,聪明的做法是……”

“是‘常回家看看’,多往老人那里跑跑。”女士抢过话头。

“对。”我肯定了女士的领悟,“到老人那里去,也许,什么都不用带,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和老人坐坐,聊聊,老人的两人世界就会多一份温馨。”

“真谢谢您的指点!”话筒里,终于听到了这位女士轻松的笑声。

(编辑 李国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