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忽视对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
(2008-07-30 09:56:48)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育儿教育文明礼貌言行举止家长 |
分类: 家有儿女 |
●烟台·杜昌宏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身边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你给某家打电话时,听筒里常会传回“你是谁”、“你找谁”或“不在家”之类的童音;当你在亲朋或同事家的客厅中与主人交谈时,主人的孩子推门进来,或“嗖”地钻进自己的房间,或视而不见,旁若无人,径自去做自己的事;当你在友人家里就餐时,常常是客人尚未动筷,主人的孩子已先尝为快;当一盘洗好的水果端上桌,有的孩子拿起来就吃,根本不知道让一让自己的父母兄长;当你正在观看电视节目,孩子进门便“叭”地改变了频道;更有一些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哎”、“喂”成了经常的称谓;至于
原因何在?既然这些
第一,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幼儿生活最重要的一个环境就是家庭。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大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好,或者变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的,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 孩子在三四岁时,家庭和谐、相互有礼,注意对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是很重要的。家庭里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氛围都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只有把全家所有成员都教育好,整个家庭形成一个“好样子”,孩子才能自然学好,可见家庭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家长应成为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孩子的礼貌教育上家长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大人之间在说话或做事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身边还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他们将会把父母身上好的或坏的言行举止模仿得不出两样。在一个言谈举止和气、文雅、谦逊,不讲粗话、脏话的家长面前,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具有优良的个性品质。
第三,家长要礼貌地教育孩子懂礼貌。礼貌教育应是自然形成的。教孩子说
另外,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拉着孩子在客人或是陌生人面前大声地对孩子说:“你快问叔叔阿姨好啊。”此时,孩子不但不问好而且还一个劲地往父母身后躲藏。父母急了就一把把孩子从身后拽出来狠狠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啊,你看你,一点礼貌都没有。”经过父母一番训斥,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孩子不但不向客人问好,反而哇哇大哭起来,这就是强迫孩子讲礼貌的结果。孩子需要有一个逐渐接受陌生人的过程,父母可以将来访者的话题从孩子身上岔开,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津津有味地谈论他。孩子看着陌生人与父母亲谈话,几分钟后可能会插上一句话,分享与人交谈的快乐。如果他对陌生人的这种态度能持续下去,就会很快学会按常规礼仪友好地待人,从而使自己变得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