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星堆六坑文物大发现【纪实之四】

(2025-04-12 11:25:18)
标签:

文化

三星堆

考古

屏风

          三星堆六坑文物大发现【纪实之四

                                                                                                                 作者 岳南

                             解密青铜跪坐人

三星堆六坑文物大发现【纪实之四】

                                                岳南(右)与考古学家许丹阳(左)在三星堆发掘工地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了前所未见且未闻的屏风,这至少把三星堆人甚至华夏人类使用屏风的年代提前到商代中晚期。此前,世间有屏风乃大禹创立之说,如明·罗颀著《物原》一书有“禹做屏”之记载,但也只是一说,并无实物证明或被后世学者认可。而有明确记载的屏风使用年代是西周时期,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叫屏风,通常称之为斧扆,《周礼·天官冢宰·酒正掌次》中有设皇邸”的记载。《礼记》中亦有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语,此为屏风童年时代之名称。

三星堆六坑文物大发现【纪实之四】
                                                                         青铜扭头跪坐人

《礼记》这段记述很清楚,即屏风是专门供天子专用,以彰显天子气派与神圣的。奴隶与庶民不要想多了,以为自己也可用一用,并且天子、少爷、小姐的牙床上也可上去滚一滚,这在古代称造反,近现代称为“革命”,都是要被执掌军政权柄的统治者砍头的大事。依据《周礼》中关于等级制度的规定,西周从天子到诸侯都有着严格的尊卑秩序,从饮食、服饰、器物等方面都规定的清清楚楚,不可越雷池半步。如《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几筵》载: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扆,扆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意为在天子接受诸侯朝觐、封邦建国、任命诸侯时,要在明堂和王位之后摆上屏风,以凸显周天子的威严,来显示周王朝的强盛。若周天子册封诸侯或册封太子的时候,屏风上的图案要用斧纹,以此来告诉他们用武器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责任;在祭天时要用装饰有凤凰羽毛图案的屏风,来表达自己对上天的敬畏,祈求上天让周国国祚绵长等等。以史书记载结合现代考古成果看,西周时期屏风确实是极为珍贵,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用独屏2015年,湖南临澧九里楚墓群出土了一件独屏,可以看出享用屏风是天子的专利(楚人由于地处南方荒蛮之地,受到周天子歧视,屡次奏请称王都不被准许,于是自立为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普通人是不能使用的,甚至连诸侯卿大夫使用屏风也要经过请示,否则就被视为僭越,砍头没商量。

三星堆六坑文物大发现【纪实之四】
                                                                南越王墓出土的屏风

史载,东周桓王十三年(前707年),因郑庄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周桓王一怒之下,亲率陈、蔡、卫等国联军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两军战于繻葛,王师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差点死掉——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这一战,使周天子的威信、尊严一落千丈,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且竞相争霸。乱世纷扰中,社会阶层出现断裂与融合,很多上层贵族使用的器具也开始平民化,屏风首先在王侯将相和贵族间盛行开来,随后传入地主富农商贾家中,算是进入了民间。

对于三星堆四号坑出土的青铜跪坐人像与屏风的发现,王仁湘在做出结论的同时又感慨道:“有了屏风的发现,让我们真切看到了古蜀时代的精致生活,它不论最陈设在宫殿还是神庙,都是极好的设计。”

三星堆六坑文物大发现【纪实之四】
                                                                     南越王墓出土的屏风底坐

不过,后来许丹阳与冉宏林、雷雨等专家对器物研究后,与相关人员合作发表了《四号坑出土铜钮头跪座人像》一文,对青铜跪坐人像作了较为理性、全面的分析论述,文中说:四号坑出土的三件铜钮头跪坐人像最为引人瞩目,“它们造型、尺寸基本一致,出土时位置与摆放姿态无明显规律,似为随意放置。”人像所穿衣物以浮雕形式展现,“上着外套,下着短裙,短裙上露出另一件服饰的下摆,腰间系带,结袢于腰前。上身外套圆领左祍,左襟下摆略长,衣袖较短,类似现在的七分袖,露出小截手臂,前摆搭至裆部,后摆包臀。下身短裙搭至膝前,另一件服饰下摆与短裙齐平,分片搭在左右大腿上。人像头顶盘发及束发上密布细线纹,以表示发丝。头发收束,系有宽带状发带,以两条弦纹为界,中饰云雷纹。”

关于青铜跪坐人的制作工艺与损毁程度,文中作了如下叙述:

通过X光拍摄图像,初步判断人像为模范法整体浇铸成型,上肢与身体之间、两手中间连接处均发现分铸痕迹。X光图像中人像内部盲芯不明显,然根据K4YW268左腿断茬可观察到表面为铜,内有盲芯,推测3件人像都是如此(图九)。

经肉眼观察,人像盘发顶部,左耳脑后、右耳脑后、右腋下均见有范线。搭至左肩的束发似为铸成后焊接。两前脚掌掌底、两膝下及两膝间裙下位置,均可见长条形铸造痕迹,右前脚掌掌底及右膝下因锈蚀严重,痕迹不明显。铜像底部内凹,有细小空隙,当与浇铸的铜液包含杂质有关。脸部尤其是鼻尖,手臂表面平滑光亮,整器制作后当经过打磨。

根据X光影像,人像保存状况较好,未发现大裂隙,也无明显铸造缺陷。人像细节丰富,肉眼清晰可见。唯顶部束发残断不完整。左肩束发下端断裂,当为埋入坑时或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可修复。左脚后跟有缺损,左膝前端有一条微小的裂缝,可能为铸造时就有的缺陷。头顶束发发带位置、左脚掌前端、右脚掌外侧有些微缺损。右手背及指背、右臂服饰外侧、左腋下至腰部。臀部及底部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

最后,文章总结道:“根据此件人像的造型、残存状态、共存同类器物情况,推测这3件人像应当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件大型组合器的3个构件,坑里发现的条状铜器也是它的组成部分。3件人像底部平整无断茬,相对宽厚,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可能只是同一件组合铜器的3个支脚,它们通过表示束发的凹槽状铜条连成一体,共同顶着或由卡槽卡着其它组成部分。由于K4出土铜器残片较多,还没有完全进行清理,因此不确定其中是否有属于该铜器的部分。有学者提出3件人像是屏风的底座,抑或是灯座,或可备一说。”

 

 


相关连接——

                                                   

点击:当当网自营 ——《看见三星堆》


 

三星堆,又有重大发现


 

三星堆,又有重大发现


                            @木啊直播间  热播中,欢迎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