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岳南
作家岳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834
  • 关注人气:12,9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 情 《 城市门》

(2014-02-25 23:58:52)
标签:

文化

电影

乡村

城市

悲情

杂谈

                     城市门》

            悲 <wbr>情 <wbr>《 <wbr>城市门》

                                                                           杨珺

     这是城市的边缘,也是乡村的边缘。新开的各式店面无序地杂陈于街面,街巷显然还没有被日子捂热,街边上阵阵的麻将声也还演奏不出热闹。远处有高高的脚手架,伴随着时隐时现的搅拌机的动静。眼前却是几丛深深浅浅的衰草不黄不绿。德胜老汉牵着他的种羊,就在这衰草间茫然徜徉。

           悲 <wbr>情 <wbr>《 <wbr>城市门》

     这是影片《城市门》的开片,为我们展现的画面。

关中五陵原,在一座座秦汉皇陵脚下,本是肥沃生金的土地。千百年自诩秦人的生栖者,早已将血脉植根于此,与这片土地骨肉不分了。德胜和张大舞动的鼓槌,擂响秦汉战鼓,从来没让陵下的先人们寂寞过。鼓手德胜早盘算好了,陵下那块地角将来就是归处,躺到地下也能听见鼓声,照样天高地迥,岁月悠长。

    但是谁也没想到,好像过了千年的日子一夜间就被打破,推土机要进村了,老屋古宅要被推到,变成高楼大厦商业城了。更为诡异的是,德胜老汉要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了。这一切来得比催征战鼓还急迫,不容置疑!德胜老汉就如被迫迁徙的留鸟,来不及接受放弃,就得抛下老巢离去。

                  悲 <wbr>情 <wbr>《 <wbr>城市门》

     《城市门》扣住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土地走进城市的大主题。我们知道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是前所未有,我们无疑正在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时代。然而影片对城市化这个大主题并没有着一点笔墨,显然导演对此没有丝毫野心。那么,闪开理直气壮的主题,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

     帝五爷庙前,一年一度秦汉战鼓大赛刚刚结束,身着盔甲战鼓服的鼓手们高举香火涌进帝五爷庙上香祈福,保佑五陵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传来县上的通知,村民们准备搬迁。这消息对德胜老汉显得匪夷所思。德胜老汉眼睁睁看着乡亲们怀揣政府补偿款,拖儿带女进城当上城里人。眼睁睁目睹祖祖辈辈与陵为邻鸡飞犬闹的村子断了炊烟。德胜老汉以他秦中汉子的生冷倔强成了钉子户,抗拒搬迁。女儿为逃婚逃进城里,儿子大笨无所事事整日游荡,老伴捂着忧虑担惊砰砰乱跳的胸口苦口相劝,政府上门摆理由讲道理谈条件,招来的依然是德胜老汉“不搬”的怒吼!

     拒绝离开故土,拒绝搬迁,德胜老汉有天经地义的理由!老祖先几千年得以生生不息,是因为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黄土。五陵原的土地丢个石头籽都能生根发芽。德胜不知道离了土地,他的日子在哪?离了五陵原,他的魂在哪安顿!老哥们张大搬进城了,张大就失了魂,老念叨死了多年的娃他妈回来给他擀面呢!德胜虽然还倔强地立在村里,眼神里却跟村子一样荒了。

     导演用长镜头,简而又简的调度,少到极限的音乐,尽力真实描摹德胜老汉内心的悲凉。曾经喧腾过的村子,像待宰的羔羊已经放弃抵抗,静待推土机的到来。脚底下热热闹闹长麦子也生红杏的黄土,一寸寸被僵冷的水泥吞噬,远处是跟他们祖祖辈辈从没产生过生命关联的城市。德胜老汉就是无助地站在这个镜头里。这应该是开机之前就落在导演心底最清晰的画面,是导演最想传递的悲情。

      城市之门打开在德胜面前,德胜却注定是在泥土里才能活的。德胜的命运就成了观众的牵挂。导演自觉地摈弃做一个旁观者,没有隔岸观火,而是赴身其中,记录的同时,同样被悲情淹没。所以,影片的镜头始终苍凉,始终不肯向城市的灯火靠近。即使老伴猝死,德胜老汉妥协搬进了城里,影片的影像依然清冷。就像为德胜老汉被迫妥协表达援情!

     麻将桌,洗头房,连一面鼓声都包容不下的狭促,这些城市符号果然让德胜手足无措,德胜的惆怅无处纾解。几十年前的旧情带来了一星温暖,似乎让德胜的命运出现了一丝生机。然而,导演还是毅然决然熄灭了这点火苗。德胜在自己未来的墓地告诉倾心于己的翠英,他就是忘不了给自己生儿育女的娃他妈,断然断了翠英的念想。

           悲 <wbr>情 <wbr>《 <wbr>城市门》

     影片结尾,战鼓声中,张大找回了魂,张大活了!德胜却訇然倒下!德胜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倒下的。德胜临死,告诉儿子儿媳,在城里要是混不下去了,就回来,五陵原下埋他的那块地能养活他们。这块地就是德胜老汉坦然倒下的理由。

    看到这里,心里短暂掠过一点突兀。但是,仔细想,我们能给德胜找到活的理由吗? 德胜的死貌似没有征兆,其实是必然!试想,一个对土地怀着信仰般感情的农民,离开了土地,他的精神安住何处!对德胜来说,城市门,即是城市无门!即使活着,也只能是一具没有魂灵的行尸走肉。所以,张大在鼓声中的活,也只能是回光返照,抑或是德胜曾经在心里设想过的?而死,才注定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倔强的,拒绝苟且的,也是悲情的,是让我们心怀敬意永远铭记的。

     时代变迁,必然要付出代价,文明发展,从来伴随着毁弃和伤痛!只是我们有责任铭记!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关中,关中的厚重古朴文化形成这部影片独特的魅力。演员嘴里千年秦韵古腔掷地浑然,乍听跟这个时髦的时代实在格格不入,却是影片必须的气韵。秦汉战鼓,苍凉的秦腔,在城市的喧嚣中断断续续无奈地牢骚一下------他们才是这块土地的本主。生命与土地的关系是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探索。为此,向孙沙导演致敬!尤其,现而今那么多导演被市场票房绑架,已经鲜有躲在票房厮杀的硝烟后,还在坚持精神探索的电影创作者了。

    《城市门》无疑是一部彰显情怀的作品,但是并非完美无瑕。主要还是表现在叙事上。影片以倒叙手法,把搬迁,农民离开土地和进入城市的迷茫两个主题,混搭一起,造成主题叙事混乱。影片的氛围把控的非常好,线索却多了,逻辑略显凌乱,也冲淡了主题。比如女儿琴的个人感情,儿子大笨的不务正业引出的年轻人进城后生存问题,德胜老汉和翠英的重逢以及情感发展等,几条线并没有完美形成戏剧逻辑,并且有力作用于德胜老汉拒绝搬迁,被迫搬迁,搬迁后迷茫以及最后死去这条精神主线。影片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貌似从结构上解决了德胜进城前和进城后分裂为两部分的问题,但同时,碎裂了搬离故土这个重大事件的完整表达,使人物内心本该在巨变中煎熬困惑以及变化,无法完整地,有节奏地展现,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一次次闪回中,让观众了解,窥见,却很难让观众与人物共进退,反而把观众推到了旁观者的位置。

 

                                                               杨珺 于正月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