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2013-06-24 17:20:38)
标签:

文化

教育

北京师大

莫言

访问

         「北京師範大學」訪问记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作者:新竹清华大学  馮達旋

    前幾天,201361618日,我與懿雯有幸訪問中國大陸一所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那就是「北京師範大學」。邀請我的主請者是該校的劉川生書記。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劉書記與我是多年朋友,當她擔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時,她即不遺餘力地與美國的大學保持連繫。在2005年,當時我擔任達拉斯德州大學的副校長,劉書記和我在西雅圖合辦了很可能是第一次的大型「中美大學領導論壇」。來參加的中國大學領導有70多位,美國有40多位。從那一回的合作,我觀察到劉書記精力過人,思想敏捷,見識遼廣。更重要的是她在美國任職時,樹立了非常廣泛與深入的人脈關係。這些關係絕不限於敎育界而已!所以一年後,我對於她被委任為大陸一所重要高校的書記一點也不感到奇怪,領導北師大朝向21世界全球性的發展。

     兩個月前劉書記帶了北師大領導團隊訪問新竹清華大學,受到陳力俊校長的熱烈歡迎。因為2005年後,我們沒有再見面,所以當時她來到新竹清華也算是我與她久別重逢吧。我們兩校主管當天經過仔細的討論後,決定要探討哪些學科方面的合作,才最能達到雙贏的局面。當時指定的是「腦科學」,「認知學」與「漢字學」。最重要在晚宴時,劉書記與她的同仁與我們,這包括葉銘泉副校長,王偉中全球長,表明我們不會讓「人去茶涼」。劉書記回去後,她的同仁與我校的全球處一直保持密切的連繫。這一回我的訪問就算是「小回訪」吧,也藉機更深入討論兩校最近將來的合作。下一回由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領隊的訪問才能算是正式回訪。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人去茶不涼!

 


     我這回在北師大總共有兩大任務。

 

   任務1

 

   首先是與北師大的整個領導團隊,約六十人左右,進行一次近兩小時深入與激烈的討論

 

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和國際化理念」。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我深深的感覺到要有這樣的遠見,把全校領導團隊集中起來與外來客討論這今天亞洲高等教育如火如荼的議題,而不是以八股般的討論每個大學的「大好形勢」,顯示了北師大與衆不同之處。在兩小時中,我與北師大的同仁以互動的方式討論了衆多高等教育核心的問題。我們深入地討論了東亞行政結構的挑戰、延攬人材的挑戰、大學全球化的基本原因,最後我們還談到東亞高等教育今天的學術倫理與大學結構的內涵關係。我提到的大學人才絕對必須以「大洋釣大魚」而非「小池釣小魚」的方式來進行與北師大取得共鳴!

 

     我最遺憾的是我沒有趁這個寶貴的機會與北師大領導團隊深入討論東亞大學,尤其是兩岸的大學的最上游的挑戰。我上個月在上海哈佛中心主辦的一個論壇內進行以「自治Autonomy, 課責Accountability,管理Governance:東亞大學的挑戰」為題的報告。毫無疑問是自治是核心內的核心問題。因為此問題牽涉到探尋高等教育與政府(大陸或台灣)最適當的關係,也自然而然成為了兩岸高等教育最棘手的挑戰。我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與北師大同仁好好的談論此議題,看看在21世紀內我們可否共同的找出一可行的藍圖!

 

   任務2

   第二個最要任務是與北師大的同學作一次以

 

 

20世紀與21世紀東亞與東亞大學: 不可想像到可想像的轉變

 

為題的演講。在講之前,北師大的承辨人告訴我因為學校正在大考,我必須要做聽衆有可能不會多的心理準備。對我來說這從來不是我做演講擔心的事。不過這樣告訴了我,我也準備的在講廳內的人數是寥寥無幾的。但是一走到廳內,我就看到兩三百人,那的確出乎我意料之外。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整個演講與問答大概是一個小時45分鐘,其中我大概講了一個小時15分鐘,問答半小時左右。雖然我相信北師大的確是做了一些動員同學來聽的工作,但是我覺得他們願意在考試期間來聽一位來自台灣大學主管講表面上與他們沒有密切關係的演講顯示了北師大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這股好奇心在問答時明顯表達出來。在那半小時中,我聽到了一個又一個有深度的問題。一般來說,在問一有深度問題時,提問者必須為自己建立一個討論平台,然後在該平台上向講者提問。我發現同學們的問題都是以此方式提出來的。北師大學生的水平也由此流露出來了!


    從同學們的所有問題中,我發現我與他們討論中國、印度與台灣的關係似乎最有震撼感。這是意料中的。印度這個十二億人口與中國有幾乎三千公里邊界的鄰居我相信並不在一般北師大同學的潛意識中。我猜想也不在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潛意識中。

 

    我希望我的演講的兩張圖片可以使同學們對此議題深思!第一張是李克強當總理後,他訪問的第一個國家是印度。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衆所週知,多年來,中國政府在南亞最有連繫的國家是巴基斯坦。所以李總理在南亞的第一站竟然是印度,清楚的告訴全球中國對印度重要性的看法。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笫二張是表明到了
2030年,全球的三大經濟國是預測為中國、美國與印度。

 

到時中、美、印的密切經濟交往是無庸置疑的。我希望同學們會感到中國絕對不能等到臨時才來「抱佛腳」!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時(七十年代末),我已聽說一位重要的核物理學家,那就是北師大的黄祖洽院士。很不幸,在幾十年與大陸科學家交往的過程中,我從來沒有機會與黃院士見面。現在黃院士年紀大了,少來學校。所以這次我到北師大的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時,也是黃院士的「科學家」,我又錯過了他老人家的風采!

 

    在院內,我有幸與院內的另一院士王乃彥交談。

 

    雖然王院士和我在這次見面之前不相識,但是確有一見如故之感。我倆先從我們共識的同仁,例如401(中國原子能)院的許多核物理好友的近況談起。例如孫祖訓(前院長)、陳永壽、卓益忠、姜成烈李祝霞、吳錫真、北大(後清華)的孫洪洲、韓智、已故的楊立銘院士蘭州現代物理所的靳根明、吉林大學已故的吳式樞院士,與高能所的冼鼎昌院士。我特別告訴王乃彥院士,無巧不成書, 1979年我在丹麥波爾所認識兩位院士,楊福家與冼鼎昌,竟然是日後中國推動同步輻射研究的主角。我們還談到了前401 院長,也是中國核武器之父已故的王淦昌院士。我對王乃彥院士說我在訪問401所時曾見過王淦昌院士。這也可算人生一大榮幸吧!

 

    然後我們還談到了401院在80年代引入了第一大型的加速器High Voltage Engineering公司的Tandem Van der Graff當時的困難與最後成功運行。今天回想來都令人感慨!我們又談到今天中國基礎科學的發展,包括上海新建成的光源中心,東莞已動工的Spallation中子源,四川探暗物的熊貓X工程。最後我們還談到現在在全球科學界討論很可能在日本筑波建的國際直線碰撞器(ILC),和中國應不應該在此工程投資之議題。我們忘時地討論,竟然把我該去看學院內的實驗設施的時間都用掉了!

 

   我在北師大時還訪問了莫言先生。我真替北師大高興因為莫言除了是該校的校友,也正式參加了母校的教師團隊!

 

   莫言先生

 

   618號早上與午餐,我與懿雯非常榮幸完成了我倆一輩子從來沒做過的一椿事情:那就是有機會與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見面。這位就是2012年得主莫言先生。另一好友,也是大陸名作家,同時也是新竹清華的駐校作家岳南,也參加了此盛會。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博主馮達旋與莫言,左一為蔣懿雯。北師大文學院的院長過常寶副院長張清華、寫作中心副主任梁振華等一直作為東道主和主陪在會議室。

 

    我多年的學術與行政生涯中,的確見過許多諾貝爾獎的中外得主。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一位文學獎得主。由於我自己也是學物理的,所以對所有見過的物理得主的工作有一定的認識,也知道那些工作的確是極有突破性,往往甚至是改變了物理研究的某個思維。但是正如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郝芳華說,我們這些科學家大多數是「有知識,無文化」。所以對這些文學大師如莫言總有深不可測之感。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訪問學者、著名大陸軍旅詩人王久辛(左一),與北師大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王秀梅教授(右一)坐陪。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北師大學生托文學院讓莫言大師為自己的購書簽名


    最令我震撼是莫言先生是很平易近人。語中往往帶上了英國人稱的「乾幽默」。我特別欣賞的是當他與岳南,兩位都是山東人,在交談中進行了一連串的山東笑話,真使得所有在座的各位捧肚大笑。我所有認識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有與衆不同的性格。在我與莫言交往的三四小時之內,從他對事情的討論與分析,我對他也有同感!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訪問學者王久辛 莫言 大師由會議室到京師大廈途中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在京師大廈休息室,北師大文學院長過常寶、寫作中心副主任梁振華二教授(右),與王久辛、岳南陪莫言大師聊天。

 


「北京師範大學」访问记
           
谈到家乡的方言,如红(heng)旗飘飘。。等,真的让人捧腹


    最後,我代表陳力俊校長邀請莫言來訪問清華。我也和在塲的北師大文學院院長過常寶與兩位副院長張清華(清華先生是與我校同名,同時也是寫過20萬字評論莫言小說的專家)與梁振華表示希望我兩校的文學院可以合作。我同時也答應介紹我們文社院長蔡英俊給他們,同時希望他們能帶隊來訪問。過院長欣然答應。

 

   尾言

 

    這一次北京師大的初訪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一方面藉此訪問讓我回顧了幾十年我與大陸的交往,特別是與401同仁的交流,90年代初的南開暑期班,另一方面也讓我整理了一下來了台灣後對東亞的高等教育的新認識與感受。

 

    在我跟同學演說時,有幾句話我覺得在此很適合當作結尾。

·       古人稱中國為天下、今人稱全球為天下!

 

·       我深信,在21世紀,任何有全球思維的策略才可能有真正與長期成功的可能。

 

·         必須以他人的文化觀點去了解他人的挑戰!

 

 

Da Hsuan Feng

Senior Vice President, Global Strategy,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資深副校長 馮達旋 教授

(全球策略與企劃研考)

國立清華大學

http://my.nthu.edu.tw/~secwww/vicepresident/vicepresident.html

Facebook URL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640363687&ref=tn_tnmn (welcome to be my fri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