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面對金馬獎 “輸得起”是專業態度

标签:
文化金马奖台湾本土心态杂谈 |
金馬獎頒獎典禮落幕,竟然引起“立委”以台灣影片獲獎太少而主張停辦的說法。我很佩服台灣電影界的重量級導演與製片挺身為金馬獎辯護。的確,“輸得起”是在台灣最值得珍惜與鼓勵的一種專業態度。這個事件讓我想起一件跨越16年的緣分。
過去一年台灣清華大學邀請大陸的紀實文學作家岳南先生來臺擔任駐校作家,讓我得以與他見面並且交上朋友。清大會請岳南先生駐校的原因是他最近出版了一套大作《南渡北歸》,內容主軸是抗戰期間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主持之下,將幾個大學從北京遷往大後方成立西南聯大的故事。我認識岳南先生早在16年前他出版《風雪定陵》的時候。我因為參與《中國時報》“開卷”版的書評工作,仔細讀了這本書,而且與其他委員共同把此書選為1996年的10大好書。
當年我們很驚喜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作者能把一個考古工作的過程寫得如此深刻而生動,也不曾考慮過大陸作家的作品選為10大好書有何不妥。這次有機會在臺與岳南先生見面,親耳聽到他說,當年的《風雪定陵》是他寫的第一本書,在台灣得到的肯定遠超過大陸,“開卷”10大好書的獎項給了他極大的鼓勵, 讓他決心致力於紀實文學的寫作,如今已經是出版20幾本書的知名作家。
我建議在宣佈入圍影片之後,主辦單位應該設法與電影院線合作,在頒獎期間,安排入圍電影上映與再度上映,而且最好能與目前主辦單位積極策劃的觀摩影展分開來辦,彰顯金馬獎的宗旨。
作者:劉瑞華 台灣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2年11月28日。――http://t.cn/zj5aC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