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杨:最优秀的人应该投身到下一代教育中

标签:
北大讲座教育 |
分类: 高中公益讲座 |
受北京大学的邀请,10月27日下午13时至15时,学而思高中部主管校长邓杨老师以一个师兄、学长的身份返回北大,在北京大学二教415教室给北大师弟师妹们谈谈他的北大求学经历,并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教育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
http://files.eduuu.com/img/2011/10/27/172118_4ea9228e5b400.jpg
邓杨老师在讲座开始前一脸轻松
看到学弟学妹们已在415教室里等候,邓杨老师一进教室就和他们聊了起来。中午13时,上课铃声准时响起,邓杨老师也就索性坐在同学们中间,和大家述说着他当年的故事。
邓杨在当年刚考入北大的时候,也梦想过有一天能成为一名数学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考入北大数学院,一开始就想着走学术的道路。一流数学家不敢说,确实自己也没那个天赋。但是努力一把,成为一名普通的数学家还是没有问题的,至少能碰到边吧。”同时,邓杨参与了众多校内社团,虽是一名理科生,但是他依旧玩转于文学社、辩论队等偏文科的社团中,还曾经担任北大数学院新年文艺汇演的总导演,大名鼎鼎的《北大群英传》就是出自邓杨之手。
http://files.eduuu.com/img/2011/10/27/173409_4ea925919c2ad.jpg
忆往昔少年
到了大二的时候,邓杨就开始对自己的“学术路线”产生了动摇,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他周围的一些同学,想真正从事数学学术路线的那些同学都太牛了,以至于这些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把研究生的课程基本完全吃透。此时的邓杨就已经开始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路线。
在临近大二上学期期末的时候,邓杨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资金。并不是因为家庭供不起他上大学,而是邓杨主动和父母沟通,决定18岁生日过后,就不问家里要一分钱,包括学费、生活费。“我最穷的时候,三天就吃了一个馒头。”当邓杨笑着回忆起这段时光时,周围的学弟学妹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最后为了先解决温饱问题,邓杨就干起了各种兼职工作,打字、写稿子、发论文……
http://files.eduuu.com/img/2011/10/27/173424_4ea925a06cb22.jpg
学弟认真听讲座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邓杨和周围的数学“大牛”(大牛,就是在某个方面或领域很厉害的人)谈论了很多东西,他也从这些大牛中看到了影响他今后人生方向的一点:社会责任。“当时他们几个人就商量着,本科毕业后继朝着各自的方向去走数学研究的路,等到20年之后再相聚北大数学院,共同尽力,把北大数学院建立成世界一流的数学院。当时是2003年,到现在也有7年的时间了,虽然不知道13年之后会怎样,但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这些社会责任感,然后再反观一些猛劈教育制度而无所作为的人,我就认为自己能做的,也乐意去做的,就是从事基础教育事业。”也就在不久之后,邓杨就开始了早上5点起床,6点从北大出发,到北京远郊做家教的生活。
“刚开始做家教的时候我在一个小的教育机构工作,课时费不高,也就50块钱一小时,但是至少能养活自己,还能攒下学费。”邓杨一开始就带小学奥数课,在他看来,不管是上课、听课,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都要对这件事情感兴趣、有感情。“说实在的,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被逼着去上奥数课,大多数孩子根本对奥数不感兴趣,也跟不上。为什么当时的BOSS(老板)对我很无语,就是因为我会劝那些不适合上奥数、对奥数不感兴趣的孩子的家长,不要给他们的小孩报这个班--数学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如果你不是真心喜欢它的话,那么你会觉得它真的很枯燥很无聊。”
http://files.eduuu.com/img/2011/10/27/173524_4ea925dc14d92.jpg
听得很认真哦
在邓杨看来,作为一名老师,要么认认真真负责任的做下去,要么就不要误人子弟。“我最不能忍受的一点就是:不负责任。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老师讲这么一道选择题:‘这题选B,因为A这个选项肯定不对,C这个选项是有问题的,D这个选项一看就知道不行,所以选B……’看似一个笑话,但确实让大家‘很熟悉’吧?”话音刚落,全场笑声一片。
http://files.eduuu.com/img/2011/10/27/173953_4ea926e995bcb.jpg
讲座后,学弟学妹们在记录邓杨老师联系方式
“这个社会上最优秀的人应该去做两种事情,一件事就是要投身到这个事业的最尖端的发展和研究当中,因为这个世界是需要不断往前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如果最优秀的不能投身到这个事业当中,那人生就是一件很无意义的事情;另一件事情就是这个社会上优秀的人应该投身到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去提升下一代的知识水平。”——邓杨
http://files.eduuu.com/img/2011/10/27/174334_4ea927c63a798.jpg
讲座后,邓杨老师和他曾经教过的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