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揭秘:科技馆中的高中数学

标签:
高中高考数学教育杂谈 |
分类: 备考指南 |
名师揭秘:科技馆中的高中数学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很多学不好数学的人,都是因为觉得数学太枯燥,只是加减乘除或者按照规则的一步一步计算而已,这是对数学一个极大的误解。事实上,历史上无数沉迷于在数学中探索真理的人,都是因为数学的美和魅力吸引着他们。就我们的高中数学而言,很多知识也有其有趣的闪光点,值得发掘。
这个周末抽空去了一趟中国科技馆,在里面的古代科技厅和现代科技厅里,都有很多涉及到高中数学知识的展品,在这里跟大家做一点介绍。
http://s15/middle/4e32d3fbta0c7a8d0396e&690
http://s8/middle/4e32d3fbta0c7aaa79487&690
这是杨辉三角,在科技馆里叫贾宪三角,出现在选修2-3的教材中,二项式定理的那一章。杨辉三角里的每一行都对应着二项式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或者说对应着排列组合中的一个组合数,因此,组合数的很多性质都可以从杨辉三角中找到,而教材要求掌握的两个:①和②也可以从杨辉三角中看出来,你找到了么?顺便说一下,之所以叫贾宪三角,因为贾宪比杨辉早200年发现了这个形式,杨辉在自己的书中作了引用,所以,著名的杨辉三角,它的发现人是贾宪。
http://s9/middle/4e32d3fbta0c7c5d68858&690
“出入相补”就是割补法,必修2学完空间几何体后,我们处理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主要用的就是这个思想。尤其新课改以后,增加了三视图的题目,比较复杂的三视图综合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往往都是考查学生会不会合理的割补几何体。
http://s9/middle/4e32d3fbta0c7c72e8568&690
与π相关的知识出现在必修4的任意角与弧度制一节,大家都知道祖冲之精确的计算出了π的小数点后7位,但是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割圆术的方法,是历史对他计算方法的推测。同时,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祖冲之还是一个擅长音乐、小说和工程的人。
http://s1/middle/4e32d3fbta0c7defd00a0&690
C60,足球烯,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拼成的足球就长这个样子。必修2学多面体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它。不过它可不算“正多面体”,什么样的几何体才算正多面体呢,看图。
http://s2/middle/4e32d3fbta0c7e07be0c1&690
立体几何其实并不枯燥,甚至解析几何也不枯燥。我们学选修2-1的时候,知道了圆锥曲线,可是圆锥曲线为什么叫圆锥曲线呢,课本选修4-1的第二章给出了解释,不过高考只考第一章。其实圆锥曲线家族的这些曲线,都是可以通过平面截一个圆锥而得到,科技馆里展示了这一点。
http://s15/middle/4e32d3fbta0c7e228d7ce&690
这里是用平板截一个激光圆锥得到的图案,下面还配有相应的解释和方程。其实圆锥曲线有意思的不光是这一点,圆锥曲线的性质有很多。比如下面的椭圆规。用直规怎么画出椭圆的呢?
http://s5/middle/4e32d3fbta0c7e3956294&690
还比如这个展品,为什么一个直杆可以穿过一个曲线的槽呢?
http://s10/middle/4e32d3fbta0c7e56be279&690
因为这个槽实际上是双曲线的一支。
http://s9/middle/4e32d3fbta0c7e7ec6058&690
很多学生都玩过这种隔空喊话的项目,为什么声音可以传那么远而又保持清晰呢,这个曲面事实上就是一个椭圆面,那么喊话的这个点有什么特殊的呢?
http://s8/middle/4e32d3fbta0c7e95b2477&690
圆锥曲线其实并不枯燥,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应用,只是可能我们学的过程只关注了对它的计算,而忽略了其他,所以很多同学就学的很痛苦,其实没有必要。
还有一些其他的高中数学知识在科技馆中有所涉猎:
http://s4/middle/4e32d3fbta0c7ead87043&690
比如这件事的本质就是我们在必修5中学的等比数列。
http://s9/middle/4e32d3fbta0c7fb2e8448&690
而这个则是等比数列的求和。
其实除了科技馆里展示的这些,高中数学几乎每章节知识都有很有意思的角度让我们去认识,可能是历史,可能是应用,可能是其他方面。对于每一个问“怎么能学好数学”的同学,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的答案,那就是:如果你觉得数学好玩,你一定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