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存档文化 |
标新立异或许是一个贬义词,但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求新求变的文学精神。当下文学期刊中的部分小说,不可否认,还是存在着平庸化的问题:题材趋于同一、语言素然无味,局限于平铺直叙讲述故事,缺乏独特的创作尝试。相较之下,不少佳作则特色鲜明,充分体现着作者个性化的探索精神。朱山坡的中篇小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小说月报•原创版》2011年第6期),只题目就令人眼前一亮。“我”为了静心写作来到菊溪镇,这里隐居着研究卢梭的权威学者洪流的弟子李瑞士,当年因为与洪先生的太太关系暧昧而被学校开除,而今,洪教授被人揭发成名论著《论<</SPAN>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为抄袭之作,身败名裂,最早发现这一抄袭的李瑞士却对洪教授充满同情;此外,“我”与前妻因为讨论卢梭的这部著作而相爱,背景显赫的前妻后来家道中落,陷入了对“人类不平等”的空前愤慨之中,直至精神错乱。“不平等”可谓这部小说的核心关键词,小说中的所有人物,无论地位高低,最终都是社会种种不公的受害者。作者没有刻意回答这“不平等”背后的“起源”,而是在不断的追问中,充分描绘出了都市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而名字充满桃源意味的“菊溪镇”,虽然充斥着粗鄙的市井百姓,最终却成为所有人物抚慰受伤心灵的归宿,他们不约而同来到这里,一起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这里,他们终于实现了平等的交流沟通,寓意深远。——张皓宇
这个《论人类平等的起源》不是卢梭写的那本书。是朱山坡的小说。朱山坡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以前我没读过他的小说。我在小说月报2011年6期,读到这篇小说。当时我在无意中翻小说。我发现很多小说一读开头就让人看不下去。。。我不强迫自己,一般我不会再往下读。不管谁写的都一样。有些小说写的男女之爱浅薄乱性也能发表出来。大概也是为吸引一些爱看热闹的读者。而朱山坡的这篇小说却吸引住我的眼球。
朱山坡《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来非常令我震撼。《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本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的巨著,朱山坡却借这本书的名字另辟蹊径,不仅写到了诸如洪流教授这类学术打假的牺牲品,而且写到了诸如宋仁这类为了虚名不择手段的记者,作者通过不同人物对“人类不平等起源”的看法,最终以犀利的笔锋写出李瑞士对这个问题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让人肃然起敬,久久无法释怀。——杨友泉
花了半天的时间通读了朱山坡的小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近三万字怎么看都是一篇皇皇巨著,通读下来应该是个并不轻松的活儿。但让妖刀自己惊奇的是,居然很流畅的读完了。面对通篇充斥着的艰涩的术语,让如妖刀等几无卢梭知识的普通读者,能够轻易绕过专业语言的障碍,在相当轻松和愉悦中完成阅读,能够把高深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写出来,并且举重若轻,信手拈来。这份扎实的语言功底,真的非常了得,应该不是一般作家所企及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为卢梭1753年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撰写的论文,出版于1755年。在书中,卢梭阐发了自身的政治哲学,为《社会契约论》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朱山坡胆敢借用卢梭的书名作为小说名,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自信的。设想,朱山坡如果不对卢梭有深刻的研究和认识,相信他是不会贸然用这个题目的。事实也如此,小说一直围绕《论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这本卢梭的名著作为主线,大量穿插和运用哲学论断,而且与故事的发展丝丝入扣。作者强大的哲学专业知识,令妖刀自觉汗颜。妖刀一边读一边想,如果换自己写某个专业层面的小说,恐怕就很难驾驭。最值得推崇的是,朱山坡对故事格局和发展脉络的把握,细腻缜密,无丝毫的破绽和雕琢痕迹。并且,整个故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笔下的人物李瑞士、洪流、洪太太、宋仁、我、我前妻、李瑞士老婆,个个鲜活生动,棱角分明,并且均与主线紧紧相连。故事的结尾,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结尾,披着一层神秘色彩,不漏骨不直白,增强了文本的阅读空间,饱满而又立体。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妖刀看来,整个文本如一团坚硬的气场,很难下刀从里面挑出纰漏。如果试图用妖刀乱砍,肯定被气场生生弹荡回来,伤的可就是妖刀我自己了。
如果非要之处文本的不足,妖刀感觉叙述性语言篇幅过大,个体体验描写偏多,故事情节进展过慢,肯定影响主旨的凝练和集中,园宥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换妖刀,500字就可以把故事讲明白。玩笑。——索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