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常春藤早申请案例分享
(2009-11-09 11:31:23)
标签:
早申请earlydecisionivy常春藤大学申请指导教育 |
分类: 申请大学 |
通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和互动,终于在10月30日晚上完成了帮助一位上海的学生申请一所常春藤大学的早申请。过程当中这位学生表现地非常的主动和主观,所以事情虽有起伏,但是还算顺利。今天主要是回顾一下这个过程,讲几个重点,对现在正在申请以及准备明年申请的学生多一个参考来源。
找人指导申请大学很正常,很多时候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服务的性质和内容读者必须先要理清楚。今天讲的是指导学生申请美国前25甚至是15之内的大学,而不是笼统的咨询读美国大学。这样的行业在美国存在好多年了,而且做的很专业。好些人都曾经是在名高校的招生办工作的。认识这位学生也是巧合。四年前我在中国作短期英语教学的时候,认识了这位正在读初三的学生,对其家庭也有所了解。四年以来断断续续有保持着联系,也知道去年她来美国姐妹学校做短期交流。现在来回顾并抓几个重点讨论这位学生的case.
时间流程:
第一步:准备开始申请
初步同学生讨论她本人的兴趣,理想和自己向往的大学
第二步:了解过程
通过两个星期的准备,学生把所有相关的,已经存在的资料,包括学生自己的一些想法的记录发给我,没有必要经过特别的整理。我收到后进行阅读。目的就是想了解这个学生。这个时候信息很杂,但是不妨碍我要了解学生的目的。信息来自多方面:高中同学,初中好友,老师,家长,她个人的评价,并不正式。这个时候东西并非很齐,但是能够了解到大部分。
第三步:筛选大学
学生自己会有一些兴趣的大学;然后我自己会根据他本人的特点(结合第一,二步)再提供几个作参考。最后同学生讨论,过滤选定不超过10所。讨论是否早申请。这次的早申请的大学也是学生自己最后选的。
第四步:具体的申请步骤
这里就不一一讲具体步骤了。按照已经订好的时间进度表,一步一步进行。这里抓几个重点讲。
其实指导的话,最主要的是主观方面的components, 如推荐信,个人陈述,school profile, 简历等等。那些客观的,如高中成绩或者SAT 分数是改不了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按照花时间从最多到最不多的顺序排例来说明难度和重要度。
1. 1。个人陈述:最后次是第10份稿子。
2. 2。推荐信的指点:比如说语文老师应该以什么角度讨论哪些事情为好;counselor 应该同任课老师的侧重点如何不同;我自己的推荐信,通过同美国学生的比较突出该学生的优点
3. 3。个人简历:虽然这个并非必需,但是提交一份突出重点地简历会加深招生办对你的印象。同时要注意的是申请大学的简历同申请工作的是有些区别的。
4. 4。申请表上的一些Short-Answer Questions.
5. 5。School Profile: 学校简介让大学了解学生的高中是一所怎么样的高中。不然的话,来自两所学校的,同样是90分的高二数学就无法比较了。或者是排名都是15名的两位学生也是无法比较的。 所以学校简介的好坏对学生申请资料的整体评估会有影响。
6。6。家庭收入 CSS Profile
的申请
大概是这些。希望对中国的读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