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老师?Part II
(2009-06-11 02:57:13)
标签:
道德教育磨练模范篮球队忠心诚实重罚杂谈 |
分类: 高中生活和学习 |
六月五号的博客我分享了一件真实的故事,最后留了一个问题。几位读者都一致地选了同一个选择。今天我就讨论那位教练的最后做法。
教练Richard很明白队员们对自己球队很忠心,最后决定让球队自己解决问题。他召集了全队,然后让他们自己上交被窃得的球衣,不会过问。而且他们没有把这事泄漏给任何外人,包括家长。事后教练给每个人一次机会同他私下认错。有些队员知道自己是清白的,但被动卷入这样风波,被人怀疑,心里很受气。有些人想向教练揭发,但是出于压力,没出声。最终就这么结束了。
从学校做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法是否恰当呢?一位曾经作过班主任的读者说她也碰过类似事情:一个家境不好的学生偷窃同学200元,被抓。由于他认识深刻,表现不错,其他同学都不知道这事,就轻罚一下。现在是个很出色的人才。但是这里的这件事有几个不同:一是学生偷窃球衣并不是出于家庭困难;二是我们不知道犯错者是谁?更重要的是整个球队都被卷进去了。假设中国某高中的某班一位学生偷了另外个学校的东西。现在对方的校长打电话过来,要求归还被窃的东西。这个高中和班级会怎么应付?追究到底,严惩偷窃者,以保学校的名声;还是只要归还就不再追究。这样外界对学校会有如何评价?
虽然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必须是一件事算一件事,而且教练Richard
的做法还是有一定道理,但是留了几个不足。一:不同于那位偷窃200元的中国学生,自己认识深刻;这个偷球衣的很有可能侥幸心理得到膨胀。二:其他学生从这里学到了什么。其实没有什么。有些队员是想要揭发的,出于压力,没出声。现在队中有贼,他们倒是失去了互相之间的信任。三:生活中往往充满了很多令人左右都不是的事情。但是通过这样事情的磨练,往往能够帮助孩子的成长。教练Richard没有好好利用这次机会,给学生做模范,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若碰到左右为难的事,应该怎样以成熟,公平,而且有序的思维来应付。当然话说回来,如果完完全全都要把这些方面都考虑进去,对教练Richard
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因为毕竟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说不定Richard自己心里也没底,因为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也没有经历过类似的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