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2011-09-13 16:00:50)
标签:

文化

读书

随笔

国民政府

收复

南沙群岛

林遵

太平舰

老照片

收藏

杂谈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接收人员于太平岛举行升旗典礼后合影,前排左五南沙舰队指挥官林遵,前排右四广东省接收代表麦蕴瑜)

 

 

 □文/白梅月下客

 

 抗战胜利后,依据《开罗宣言》之有关条款,我国政府有权收复被日军强占的所有被占领土——包括散布在南中国海的岛屿和珊瑚礁。

 

 国民政府继1946年10月25日收复台湾之后,立即组织以海军为主的力量,协助广东省政府,南下收复西沙、南沙诸岛。

 

 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任命海军上校林遵为舰队指挥官,以当时装备最新式的太平舰(护卫驱逐舰)为旗舰,率“中业”(大型登陆舰),“永兴”(扫雷舰),“中建”(大型驱逐舰)等舰只前往执行收复任务。具体为:指挥官林遵率“太平”、“中业”两舰进驻南沙群岛,副指挥官姚汝钰率“永兴”、“中建”两舰进驻西沙群岛,并限令于1946年12月底前完成接收任务。

 

 国民政府海军收复南沙群岛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据时任中华民国海军“太平舰”少校副舰长的何炳材先生《收复南沙群岛》一文回忆,收复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一波三折,并不顺利。

 

 

 

 

          航海资料缺失   摸索航道前行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1946年,林遵(前排中)率舰队南下前于“太平舰”上的留影]

 

 

 

 

 据何炳材先生《收复南沙群岛》一文记述,

 

当时……南沙群岛的航海资料和航法,不论中外航路指南均无阐述,只说这里是‘危险地带’。因此当我(何炳材——白梅月下客注)接到指挥官和舰长交代这领航重任时,心中无数。于是四出搜罗资料后从上海海关海务处找到一张1910年法国出版的南沙群岛旧海图,但该图比例尺很小,水深点很疏,不适合航海之用。从这幅海图中,得知南沙群岛的岛礁和暗沙大部份是由珊瑚礁构成,并多为水面下的环抱着礁湖的环礁。全区没有灯塔或任何航标太平岛算是最大的岛,面积也不到0.5平方公里,高度只有3.3米。

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也只可在靠近7—8海里内才能看到该岛。在天水相连的辽阔南海中找他,好比“海里寻针”。太平岛四周被珊瑚礁所环绕要登上该岛必须经过珊瑚面航行摸索深水航道前进……我认真研究南沙群岛的形势和周围水深,以及南海的气候、风向、海流、海浪等,分析过去沉船多在南沙群岛东北部的原因。又根据当时东北风季,南海的海流是以西南流为主这一要点,认定由西向东驶近太平岛大致逆流航行对控制航速以搜索太平岛和找珊瑚礁间的航道是有利的于是决定由榆林港开出后先向南行驶至越南海岸的华利拉(Varella)角然后向东驶向太平岛。……经过短短半个月研究、设计和准备,制订了全部航行计划、途中舰队联系及指挥信号等,并经上级批准按照执行。”

 

 

 

          上海吴淞口出发   两次榆林港折回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1946年11月,停泊在榆林港中的太平舰)

 

 

 

 何炳材先生在《收复南沙群岛》一文中记述,

 

1946年10月29日“太平”号等四舰由上海吴淞口列队出发沿途以信号灯、旗号或无线电话指挥和互相联系开启雷达加强了望利用岸标,有时利用天体,勤测船位,做好海图作业同时搜索海面物标,注意来往船只的动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平均航速为10节11月2日到虎门接收专员和工作人员上舰11月6日由虎门续航11月8日驶抵榆林港在榆林港补给与榆林和三亚海军商量无线电联络计划。……在榆林港期间我们还向当地的老渔民了解南沙和西沙群岛的情况。得知该两群岛的渔季是在2—4月。春季风力一般在4—5级以下;冬季多强风,东北强风风力可达7级,5月以后夏、秋雨季多台风。西沙群岛的锚地不算很差但南沙群岛根本没有避风锚地,底质不是碎石、沙,就是珊瑚,容易走锚由于该海区冬季多恶劣天气实际上选在11—12月份去接收南沙群岛是不适宜的,何况当时在战争时期受到破坏的南海气象站尚未恢复,气象预报不准确,海上的天气难以掌握,中途又无避风锚地,艰险可想而知。但是,……收复南沙群岛是关系到国家在国际中的威信问题,惟有尽量克服困难,争取在限期内完成任务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1946年11月,停泊在榆林港中的中业舰)

 

 

‘太平’号等四舰在11月中旬和下旬曾有两次驶出榆林港约3小时后,遭遇狂风巨浪,“中业”、“中建”两艘大型登陆舰横摇至30度。它们的受风面积特别大,眼看它们有倾覆的危险,逼得全舰队四艘返航榆林港待晴


 

 

            第三次出航   到达太平岛


 

1946年12月9日天气晴朗,东北风3级,早晨8时第三次由榆林港出航。在港外定真航向179°向越南东岸外驶去,根据当时风向、风力和估计的流向、流速,驼螺罗经驾驶航向为177°,利用雷达测定船位,‘永兴’、‘中建’两舰在出港后分头驶往收复西沙群岛‘太平’、‘中业’两舰继续向南以平均时速10节航行12月10日(约)上午10时在越南华利拉(Varella)角外利用陆标测定准确船位后,直指南沙群岛的太平岛。由于估计风流压准确,船位一直基本保持在航线上。12月12日(约)……10时左右正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一条短黑线,以后逐渐见到岸形。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一粒光点,与天文观测的经纬度、水深和海图上标绘的图像校对,断定这是太平岛无疑……11时在太平岛的西南岸外下锚。这锚地是碎石、沙底,海水十分清澈,锚和锚链抛下海底后能全部看清。抛好锚后,拉汽笛长声,以引起岛上人们注意然后放下汽艇和救生划艇开始登陆

 

 

 

          登上南沙群岛   升挂中国国旗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接收人员于太平岛举行升旗典礼后合影,前排左五南沙舰队指挥官林遵,前排右四广东省接收代表麦蕴瑜)

我带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各一班分乘汽艇和救生艇登陆前进至距岸约50米处,水太浅,我们离艇涉水登陆。我们先进入近岸边的堡垒搜索未发现任何人员于是在其顶部升挂国旗。再向北进入两座混凝土房子搜索,只见有日军留下的几件钢盔和破烂军服、皮鞋等。并将日军竖的石碑推倒。

以后,将修建材料、机械、仪器和修建工人等由‘中业’舰陆续运岸。当天林遵指挥官、麦士尧舰长、中业舰长、副舰长、戴熙愉、林焕章和我在岛上举行了收复仪式竖立一个高约一米的水泥钢筋碑,上刻有‘太平岛’三个大字广东省政府专员麦蕴瑜主持了收复仪式被法、日帝国主义者先后侵占的南沙群岛从此回到祖国怀抱。”

 

 

 

                太平舰驶离太平岛

        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

  (太平岛东侧石碑“中业舰”到此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立

 

中华民国海军登上太平岛,举行收复仪式后,遂留一个排的海军陆战队员以及气象员、无线电员、修理人员、医务人员等共约60余人守岛,同时,留下一批武器弹药,医疗器械和药物,生活用具(包括捕鱼网具、钓具等)和足够半年用的燃料、易耗物料、粮食、副食、罐头食物等。

鉴于海军总司令部令“太平舰”去榆林、三亚、秀英等港执行其他任务, 12月15日,“太平”、“中业”两舰离开太平岛北返,12月25日驶入广州港白鹅潭锚地,受到军政当局及社会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林遵指挥官举行记者招待会后,各大报纸之首版纷纷向全国和全世界宣传我国收复神圣领土南沙、西沙群岛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亦传电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