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升旗照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搜图/文字整理/白梅月下客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Iwo
Jima)而进行的一次激战,成为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美日激战历时36天,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中,仅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6812人死亡,19,189人负伤。

(登陆硫磺岛)
在连续三天的对硫磺岛的轰炸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登陆硫磺岛。胶着到第五天,美军伤亡严重,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岛屿的岩洞中。1945年2月23日的这天上午,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组成的小分队,终于攻上了折钵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
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和第五两栖军军长史密斯注视着在折钵山顶飘扬的国旗,非常激动,福雷斯特总结到:“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誉!”这一刻,海军部长兴奋之极,以至于他想到应该把插在折钵山顶的国旗留作永久纪念。
四小时后,哈罗得•希勒中尉的士兵不情愿地把原来的国旗降了下来。紧接着,在强风吹动下六位升旗手——迈克尔、哈隆、约翰、雷内、富兰克林和伊拉——合力支撑着沉重的旗杆,插起了一面更大的美国国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以1/400秒的快门速度,四秒钟的连续拍摄捕获了第二次插旗时的情景。这张照片随即广为流传,成为胜利的象征。






事后,太平洋战区总部还专门查询插旗的陆战队员姓名和家庭地址,进行表彰。照片上的六个青年人组成了一幅代表当时美国社会的图画:新英格兰的磨坊工人;肯塔基的烟草农民;宾夕法尼亚矿工的儿子;来自油田的得克萨斯人;来自威斯康星州牛奶厂的男儿和一个亚利桑纳州的印第安人。从此,这六名士兵成为了举国英雄!海报、图片、巧克力、甚至连草莓蛋糕上都铺天盖地地有了这张照片的影子,可谓家喻户晓、人人崇拜。
而照片的真实背后是: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组成的小分队登到火山坡上,插起了国旗,照片中的旗帜不过是补插的第二枚,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补旗过程对岛上的美军没有任何意义,残酷的战争仍在进行着,此后,美军伤亡依然惨重,六名升旗手中的三名在战役中牺牲。。。。。。

(阵亡在硫磺岛的美军士兵)

(战役中阵亡的六名插旗手之一的宾夕法尼亚矿工的儿子迈克尔)
因为照片的轰动影响,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的三名插旗英雄被政府调回了美国。对于急切需要财政支援的美国政府而言,他们必须让这三位硫磺岛的英雄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讲并推销战争债券以筹集款项。无意成为英雄的三名青年人感到无比内疚,这三名升旗手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只是“换了一下国旗”而已。他们对自己被当成民族英雄般的偶像毫无兴趣,也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们只希望能够跟那些没有享受到丝毫荣耀、在战火中壮烈牺牲的兄弟们呆在一起,希望可怕的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

(升旗手中的三位幸存者。从左至右:哈隆、约翰、雷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