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曹操墓”真伪争辩双方的依据

□文/白梅月下客
为直观,开门见山,省却笔墨。
一、指斥——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为“曹操墓”系作伪、非真实的“作伪派”的、最为强有力的依据是——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该书中的“确切”记载。
二、断——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确系“曹操墓”的“真实派”的最为强有力的依据是?
其一,《鲁潜墓志》石碑上(或文字中)的详细(而非“详实”,尤其是“实”)介绍——“按图索骥”后的方位确定。
其二,墓中出土的相关“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某某某某”等的石牌及其他。
其三,刘庆柱先生等的考古界权威人士所认同的表态(包括书面、采访语音等的)发言与观点。
其四,田野考古付出了辛勤劳作的“西高穴大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等考古参与人员各自平素学养的自信,以及对此心血付出的珍惜、珍爱与珍视。
其五,入选“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权威部门认定。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感兴趣者不妨注意:
随同潘伟斌队长一同参加“西高穴大墓”考古的队员们,以个人名义质疑此次“西高穴大墓”考古并非“曹操墓”的徒劳无功声,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笔者没有听到)。
但,并非参与了此次实地考古的倪方六先生们,却是在此墓发掘后、各方“拼凑”、组成了打假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即“曹操墓”的“质疑考古队”——“23位专家”,还是齐集苏州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这个“三国文化全国高层”,又是谁封的,抑或“师出有名”的证据何在呢?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倪方六先生在其新浪博客中为“简略”计,自8月28日后,改“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为了“苏州论坛”。
至于,闫沛东先生为照顾证人隐私或保护其安全计而抛出的遮掩了要害处的文字证据,在笔者看来,更是超出了学术争议的范畴——旁门左道!

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究竟是否为“曹操墓”,需要真伪争辩双方的确凿证据,拿不出足以驳倒对方的学术证据,侧面迂回,岂不是底气不足的不言自证?
而,似王力群教授这般的“以后证前”,其实,说难听点,更是自取其辱。
至于王力群先生,博文中,自污也好,自我解嘲也罢,终究不如自己读史、写札来得痛快与酣畅淋漓。一个学者,应当不畏权贵。应景文字,也是一个登陆过央视10套《百家讲坛》的学者应有的作为?
对于“曹操墓”,我们不妨关注——到9月9日凌晨为止,谁的证据更确凿?
陈寿老爷子的《三国志》就是惟一评判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是否为“曹操墓”的惟一标准?
难道,上海复旦大学的DNA鉴定,不值得感兴趣者们去关注与等待(自然,到时,仍可会质疑声一片,喝倒彩者,亦不乏其人)?
围绕“曹操墓”真伪一事,作为观者,应独立思维,独具眼光。
至少,到目下为止,笔者个人认为,单从《鲁潜墓志》一字二字甚或多字的笔画、书写习惯即否定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欠缺足以说服人的理由——更何况鉴定此石碑者,并非考古专家。
至少,到目下为止,笔者个人认为,仅凭现有的所谓“曹操墓”出土的“文物”,即认为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草率。
笔者感到,应该向王力群教授那样,再读史。
笔者同样感到,对于“曹操墓”的真伪之争,更应该向马未都先生、易中天教授那样——谨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