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读书随笔奥运会徽马未都北京舞动的北京争议杂谈 |
马未都射偏了回味奥运纠错第一箭?
□文/白梅月下客
事隔两年,马未都先生重燃奥运圣火。
其(2010-08-08 08:59:39) 新浪博客《第五百八十六篇•中国印》一文称,“《奥运会的文化遗憾》为一组五篇小文,依次为《中国印》、《大画轴》、《击缶》、《活字》、《口号》。此为第一篇”。
在笔者看来,此篇为两年后马未都先生回味北京奥运的纠错第一箭。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想来,马未都先生的初衷在此。
甭管“马后炮”马先生使也好,还是马先生重文化负责任也罢,作为奥运会徽设计者(笔者不称其为设计师)之一的毛诚先生是不领情的。
针对马先生的如上博文,毛诚先生在自己(2010-08-09 01:41:43) 的新浪博客中撰文《中国印没有字!奥运会徽设计师的声明》。
且不说这种一触即跳的态度,也不谈遇事应冷静的处事方法,退一万步讲,即便马未都先生陈述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有误,值得晚生对长辈急吃白咧地“在此要提醒马未都先生注意”吗?
试问毛诚先生,马未都先生是一个不严谨的人吗?不注意,谁,随意撰文呢?
毛诚先生言之凿凿“奥运会徽图形标志部分并不存在文字!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由三部分组成,图形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标志(Beijing2008),奥运五环标志。奥组委官方网站关于会徽的说明,并没有说图形标志中存在文字”。
“京”字的小篆写法,就是马未都先生博文中所引的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