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火器:抬枪

标签:
文化历史军事清军火器抬枪湖北枪炮厂金陵老照片收藏杂谈 |
清军火器:抬枪
□搜图/文字整理/白梅月下客
抬枪,中国研制、发明的一种独有武器。鸦片战争时,清军即已大量装备,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其结构原理与同类步、马枪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较步、马枪为大。
1860年前生产的抬枪为前装滑膛、散装黑药、火绳点火。1860年后,清廷开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国制造各类有击发机构的前装和后装抬枪。至l905年,制造的单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河南、山西、湖南、福建、陕西、云南、兰州、广东、吉林等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
制造品种有各种规格的前装滑膛和线膛抬枪及林明敦边针、黎意、毛瑟、7响和五子等后膛抬枪。其中,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个机器局的总产量分别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余各局产量仅数支到数百支。甲午战争中,作为一种步兵支援火力,抬枪被北洋陆军大批装备。甲午战后,因过于笨重且射击精度颇差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抗日战争时,八路军及地方武装亦曾用此抬枪抗击日本侵略军。
(八路军战士在用抬枪实弹射击)
(洋人在演示抬枪)
前一篇:当年的军队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