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宗仁:冯玉祥不杀张作霖的趣闻

(2010-07-12 11:32:17)
标签:

文化

历史

人文

读书

随笔

李宗仁

直奉战争

冯玉祥

张作霖

趣闻

杂谈

 李宗仁:冯玉祥不杀张作霖的趣闻

 

 李宗仁:冯玉祥不杀张作霖的趣闻

 1924年的直奉战争中,直系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而失败。11月17日张作霖邀国民军首领冯玉祥在天津日租界下野皖系首领段祺瑞家中会谈,决定拥段为“临时执政”,到北京主持政务。史称“天津会议”。左起:梁鸿志、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卢永祥、杨宇霆、张树元。站立者吴光新(段祺瑞妻弟,曾任陆军总长)。

 

 □文/搜图/白梅月下客

 

 日前,见到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篇回忆文章——《善后会议与东北易帜》。文中披露的冯玉祥不签杀张作霖的细节,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李宗仁先生在该文中谈到,“民国十三年(1924——白梅月下客注)第二次直奉战争,冯氏和张作霖勾结,赶走直系首脑曹锟和吴佩孚后,奉张应玉祥约请,只身入北京相晤,磋商善后问题”。

 

 称张作霖为“奉张”,呼冯焕章为“玉祥”,可见李宗仁与冯玉祥的情谊。张作霖“只身入北京”与冯玉祥“相晤”,足见其胆识过人,更见其并无防冯之心。

 

 然而,“善后问题”并未磋商好。

 

 李宗仁先生回忆,“直系倒台后,张、冯二人的政治利害又直接冲突,无法协调,善后商谈,自然没有结果。因而在欢宴张作霖之夜,玉祥曾约其股肱胡景翼(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和孙岳(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密议,终无善策可循”。

 

 作为冯玉祥心腹的“胡、孙二人一致认为张作霖将为西北军的大患,不及早除去,将噬脐莫及,故力主将张作霖即刻逮捕为质,然后出师驱逐奉军出关”。

 

 而冯玉祥又是怎样一个态度呢?

 

冯氏以合作未逾匝月便下此毒手,将召物议”。

 

无奈胡、孙坚持,以为时机稍纵即逝,不可畏首畏尾。辩论到最后,胡景翼竟代书手令,逼玉祥签字。冯氏拒不握笔。胡、孙二人,一执手令,一执毛笔,和冯玉祥在中南海居仁堂中往返追逐,作团团转,直如演戏一般。三人争辩彻夜,玉祥卒未下令,张作霖才能于翌日平安离京”。

 

 为不签杀张作霖,一个国民军的司令长官竟为自己的两个部下军长追得满屋团团转,也确乎有趣。

 

 从军阀逐鹿的角度看,胡景翼和孙岳两军长把握时机,快刀斩乱麻,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冯玉祥将军的为人讲,焕章将军更令人钦佩。

 

 做事与做人,同样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先做人,后做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