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2010-02-24 17:30:10)
标签:

文化

绘画

艺术

《富春山居图》

《步辇图》

《洛神赋图》

老照片

收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搜图/文字整理/白梅月下客

 

 1、《洛神赋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是对曹植《洛神赋》所作的插图。全画可以分为:初临洛水、洛神初现、神人对晤、离别时刻、心灰意冷、驾舟追赶、走马上任共七段。今见者,为后人摹顾恺之本。

 

 

 

 2、《步辇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唐·阎立本《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为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3、《唐宫仕女图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唐宫仕女图》展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4、《五牛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唐·韩滉《五牛图》,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用纸作画作品。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不同的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

 

 

 

 5、《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史名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南唐后主李煜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6、《千里江山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7、《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该画首藏北宋宫廷,曾在宫内四进三出。其最后一次出宫,是当年溥仪和溥杰偷偷运出宫廷,然后被带到长春,最终凌乱地堆在了东北博物馆的临时库房。 1950年冬天,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无意中发现该图。当时已出现多幅该画赝品,杨仁恺最初不敢相信这幅就是真品,经多方鉴定方确认其身份。

 

 

 

 8、《富春山居图》——白梅月下客最叹此作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富春山居图》局部与放大部分)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9、《汉宫春晓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用手卷的形式描述了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人物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泛指。

 

 

 

 10、《百骏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清·朗世宁《百骏图》,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