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的牢骚: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

(2009-07-23 01:30:16)
标签:

文化

读书

随笔

小人

君子

牢骚

专题报告

余秋雨

杂谈

 秋雨的牢骚: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

 

 □文/白梅月下客

 

 困意渐渐袭来,续接的烟已不能打起精神。人是要有一定与一种精神的。精神又是内在的,不可以烟而就的。烟吸得过了,便有了烟鬼的称谓,酒依赖久了则成了酒鬼。

 

 鬼,人是怕的。而鬼也怕恶人。与其说鬼怕恶人,倒不如说鬼怕正人。正人往往是君子,于是,君子正人正人君子的便流行了开来。余秋雨先生不知从何处生出了感慨——“在文化上,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其实,小人之所以小,正是有了君子的君。遇事君子不与小人辩,不与小人争,啐一脸唾沫随便揩,一则显得自己大度,君子之风,二则彰显自己真君子也,确实不需要与小人计较与一般见识,清高无比比,而这些恰恰是小人敢于戏耍与挑战君子的斗胆放胆之处

 

 余秋雨先生认为,“在文化上,君子总斗不过小人”。这说明,至少君子曾与小人斗过,只是输掉了而已。与小人斗的君子有输有赢,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不与小人斗的君子,无所谓为输与赢。那么,这“在文化上,君子总斗不过小人”一说的依据何在呢?或许是余秋雨先生“我已经听到了提醒准备结束演讲的预备铃声”,只好匆匆举例,匆匆下结论了。

 

 余秋雨先生“在两岸经贸论坛上的专题报告”的题目是“君子人格”,自己也在“(2009-07-20 18:05:22)”的博文“秋雨按”中谈到了“我的专题报告原定的标题是《从文本传承到精神传承》,其中的核心观点,是根据文化人类学关于集体人格的思维,认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君子人格”。这个观点在学术上有点艰深在专题报告中我只能用通俗而轻松的语言来表述”,可这最后的一说、一例,不免使只读了博文而未听过现场报告、感受现场听众气氛的笔者充满了不解,在文化上,君子总斗不过小人”,与小人斗的君子,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不与小人斗的君子他们的君子人格均相同吗?

 

 不与小人斗者是孱头与小人斗者,别说是君子正气凛然、使命感的必需,即便是普通之人用以自卫,也是应有的“人格”。莫非,余秋雨先生“在两岸经贸论坛上灌输这种“总斗不过”的思想,是在让那些“在文化上”与小人斗着的君子们气馁起来、软弱起来、主动败下阵来不成?莫非,这是余秋雨先生为君子多年,也曾争斗过之后而发出的肺腑牢骚?

 

 余秋雨别的都不欠缺,欠缺的就是拿出强有力的证据, 驭“君子之风”,回敬小人

 

 

 余秋雨的牢骚: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

 (余秋雨先生博客截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