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从顶戴花翎到西装革履

标签:
文化历史顶戴花翎西装革履朱启钤老照片收藏杂谈 |
朱启钤——从顶戴花翎到西装革履
(1903年,朱启钤与袁世凯在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的合影)
□搜图/制作/文字整理/白梅月下客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卒于北京。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
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前一篇:“二乔”本是孙策周瑜的“战利品”
后一篇:张自忠与冯治安诀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