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志》中张昭与孙权间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冲突

(2009-04-28 22:21:11)
标签:

文化

历史

读书

《三国志》张昭

孙权

随笔

《三国志》中张昭与孙权间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冲突

 

《三国志》中张昭与孙权间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冲突

    □文/白梅月下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给了今人张昭为一己之私,力主孙权投降曹操的错误印象。其实,历史上的张昭是一名“直言逆旨”之臣。

 

    据《三国志·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载,“容貌矜严,有威风”的张昭曾不只一次犯颜直谏过孙权,而两人间最为激烈的一次冲突,竟使人读来啼笑皆非。

 

   《三国志·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载,公孙渊曾欲投降孙权,孙权欲“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此时,张昭进谏,“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力主不谴使。但孙权一意孤行。于是,两人间因政见不合,发生了争执。

 

   气急败坏的孙权“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面对这位自感颜面早失的孙仲谋,张昭临危不乱,慷慨陈词,“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或许是此番忠心打动了孙权,或许是仲谋先生也感到了自己的鲁莽,“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对泣是对泣,孙权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主意派出了使臣。结果,张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 这位张子布,也毫不示弱,硬是对着干—— “昭又於内以土封之”。你不让我出家门,索性咱们拜拜复拜拜,你也别想进我门。这番僵持,也不知持续了多久。最终,因为“渊果杀弥、晏”而出现了转机。

 

    令人感到更加好笑的还在后面。意识到自己错了的孙权“数慰谢昭”,可张昭摆起了谱,“昭固不起”。没有办法,孙权只好亲自去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孙权不知从哪里来了灵感——“烧其门,欲以恐之”,而“昭更闭户”。这火着起来,人家就是不出来,孙权无奈,只好“使人灭火”。“住门良久”后,张昭诸子才“共扶昭起”,至此,这场冲突告一段落,临了,“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张昭的力主降曹,在《三国志·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中未见确切记载。相反,“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的记载,却是言之凿凿。《三国志·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还载,孙权曾如此评价张昭——“此公性刚”、“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张昭81岁时去世。张昭去后,孙权“素服临吊”,并追赠其谥号为“文侯”。后人有评,张昭“闭户拒命,坐待焚灭”。此公之刚,可见一斑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