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贡院旧影

(2009-04-14 18:23:08)
标签:

文化

历史

号房

乡试

会试

贡院

老照片

收藏

杂谈

贡院旧影

 

古代,凡献给皇帝的物品叫贡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地方就被称作了“贡院”。

——题记

 

□搜图/文字整理/白梅月下客

 

贡院旧影

(武昌贡院)

 

 

贡院旧影

(开封贡院)

 

 

贡院旧影

 

 

贡院旧影

(北京贡院)

 

 

 

贡院旧影

(兰州贡院——至公堂)

 

 

贡院旧影

(云南贡院)

 

 

贡院旧影

 

贡院旧影

 

 

贡院旧影

(江南贡院——明远楼)

 

 

贡院旧影

(定州贡院)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无论优劣,都可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吏。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当今的公务员招考也考申论,大致也是借鉴了这一做法吧)。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考试分为全国会试和各地乡试两种。学子们首先参加籍贯所在地组织的乡试,中试后取得参加全国会试的资格。乡试每三年一次,因在秋天举行,故叫“秋试”或“秋闱”。乡试一般在子午卯酉年的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举行,考三场。全国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春天举行,叫“春试”,或“春闱”。会试在丑辰未戌年的农历三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举行,同乡试一样也要考三场。考试期间,考生“吃喝拉撒睡”都在贡院的号房里

 

作为科举考场的贡院坐北朝南的,大致是方形的,门前分列三座大牌坊,中间的牌坊题额曰“天开文运”、东曰“明经取士”、西曰“为国求贤”。院内以门分界,贡院门的称谓与别处不同,称为龙门——“鱼跃龙门”。

 

贡院中路有明远楼、公堂、聚奎堂等建筑,东西两路为低矮的考棚。考棚计有9000多间,按《千字文》排布。贡院的四角有瞭望楼,起到监视作用。

 

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考场”兼“宿舍”。贡院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考生进入考棚后,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中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考生饿了,也只好在考试时,插空给自己做饭吃。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明初,贡院建筑简陋,用木板和苇席等搭盖成考棚,四周围用荆棘围成墙。考生用炭火做饭取暖,用蜡烛照明,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明正德年间,大学士张居正上奏皇帝,建议将贡院号房改为砖瓦结构的建筑,使防火性能加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