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应繁应简已是个过时的学术问题
□文/白梅月下客
几今不知什么原因,新浪网上出现了汉字是应简还是应繁的热议。笔者无意去评价季羡林、王力群、王干、丁启阵。。。,也无意去将简体字与繁体字各自的益处与弊端再做一次比较与梳理,只想问一下——这汉字应繁应简是不是个已过时的学术问题?
中国的版图上,汉字为官方公布的通用文字,汉字的简体在大陆普及,而港澳台则至今应用繁体。为什么会提到汉字繁体化,应该有着深一层的意思——与祖国统一,密切相关。这看似学术界微澜乍起的热议问题,其实涉及到政治的因素。统一国家,就应该统一文字。其实,这种争论,纯属汉字字体的争议。汉字,在海峡两岸共同使用,即便体式不同,根同源同,足矣!
普及繁体字就真能振兴国学?简体字就毁灭传统文化?所谓的高举“国学”旗帜,大兴繁体复古之风,不过是一种误解。国学振兴与否,在于研究国学的人,在于国学如何去粗存精,走向大众,在于普及,至于使用那种体式的汉字,与国学振兴与否,影响不大。这些年大陆国学大家出的少,归谬于没有使用繁体字?纯粹一个瞎掰!不使用简体字的港澳台,国学大师又出过几人?
文字,不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已,只要你想沟通、能沟通,你不妨当作了多掌握一门“外语”来学,汉字应繁应简实则为文人无聊、炒冷饭式的过时问题。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