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命丧胡惟庸之说不成立的几点理由
□文/白梅月下客
正如方今之断案,出了命案,总要排查,譬如某某某某生前最后一餐吃的什么,最后见的何人等等等等,刘基在京时吃的什么,成了其在家之死死因的排查重证,对刘基之死,《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如此记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也就是说,刘基之死与胡惟庸下毒有关,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刘基命丧胡惟庸之说真的就站的住脚吗?
刘基与胡惟庸两人不睦,有积怨,比较两人的做法说法,基本属实,《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一卷记载,李善长罢相后,朱元璋曾向刘基问起过丞相人选的事,在谈到胡惟庸时,刘基讲,“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来不知此话怎么传到了胡惟庸的耳中,于是胡对刘心生嫌怨——“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
刘基自己临终前也在与其次子刘璟交谈时谈到了与胡惟庸之间的矛盾,“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又谓次子璟曰:‘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
这些地方,确实使读者感到刘胡两人积怨很深,但积怨深却并不等于刘基之死为胡惟庸下毒所致。
理由之一:
“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是最早的下毒说,试问,这种说法与胡惟庸“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攻击刘基时,有何不同?
理由之二:一个退休赋闲在家且已遭自己中伤受到了朱元璋“遂夺基禄”的病重老人,还值得胡惟庸下此毒手吗?
理由之三:“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一药饮后,就至“有物积腹中如拳石”?这会是什么一种样的药呢?即便是医学发达的今天,这种药造的出来造不出来还是个谜。
理由之四:刘基“抵家,疾笃”时自己都知道“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当初“在京病时”怎么会不加提防地饮用胡惟庸所送之药?史书上记载的“饮其药”有可能真有可能假,即便真实情况如此,能饮胡惟庸所送之药,说明一向“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的刘基感到胡惟庸虽与自己有宿怨,至少还达不到药中下毒致己死的地步,因此才敢放心的饮用,更何况,刘基当时是在“京病”,胡惟庸即便有害死刘基之心,以其地位与做法,在京下手难道就不怕漏了马脚吗!?!
甭管史官们出于什么样目的记下了这件事,笔者感到,刘基命丧胡惟庸之说,实不成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