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珐琅器

标签:
文化收藏鼻烟壶金属胎珐琅器北京故宫博物院釉色杂谈 |
名称: 掐丝珐琅玉壶春瓶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珐琅釉 铜
规格: 高27.1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9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介绍
瓶为洪武、永乐器物。铜胎镀金,垂腹细颈。肩部的凤纹双环耳和口、足,都是清代后配的。足底“景泰年制”款,亦为清代伪刻。
名称: 画珐琅碗
制造年代: 近代
材料: 金 铜
介绍
此珐琅碗是近代产品。胎壁较厚,口呈圆形,内收,口沿镀金,内外器壁均有花卉、鸟纹装饰,表现的是中国传统花鸟的题材。图案严谨工整,画工精致,釉色细腻,对比明快。在制作上吸取了传统画珐琅的技法形式,并融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工艺收藏价值。
名称: 掐丝珐琅象耳炉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珐琅釉 铜
规格: 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
介绍
炉呈圆形,鼓腹,颈左右各有一象首形耳。炉颈部有一道镀金弦纹,将图案分为上下二部分。界线以上为红、黄、白、紫四色菊花纹;界线以下以宝石蓝珐琅釉为地,缠枝莲纹为饰。釉料质地精良,颜色鲜艳醒目
名称: 掐丝珐琅缠枝莲兽耳炉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珐琅釉 铜
规格: 高16.2厘米,口径23.6厘米,足径17厘米
介绍
它腹部釉色纯正,掐丝粗壮,为元末明初掐丝珐琅特征。而器颈与足上部从及双耳的釉色灰暗无光,砂眼很多,是掐丝较细,为清初掐丝珐琅特征。因此它也是一件“组合器”。
名称: 画珐琅牡丹纹鼻烟壶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铜胎镀金
规格: 高4.5厘米,口径1.1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介绍
以金属胎及珐琅为材质的鼻烟壶在中国出现的较早,且一般制造精致,多为宫廷制作。这类鼻烟壶以清前期康乾两朝制作最为精美,自康熙以来大力提倡珐琅制品,并在清内务府专设“珐琅厂”烧制珐琅器,使其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工艺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宫廷工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品。
珐琅制品中以画珐琅最多,此件鼻烟壶制于雍正朝,正是珐琅制作的繁盛期,体现了那时的高超工艺水平,此鼻烟壶为扁圆荷包型,铜胎镀金,通体以黑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双面各绘一朵盛开的大花,边以绿叶、菊花等为饰,颈部饰以垂云纹。宝蓝色的玻璃盖连象牙勺。这种在黑地上以中国传统大枝花卉为纹饰的鼻烟壶更显得华丽典雅,雍容高贵,确不愧为铜胎画珐琅中的珍品。
铜胎画珐琅鼻烟壶与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多在胎体口沿及底部镀金,而后者多于口沿及底边足露白玻璃胎而不饰彩绘。
名称: 画珐琅执壶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铜
介绍
画珐琅器又称“洋瓷”,制作时在红铜胎上涂施白色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光滑的表面上以彩色珐琅料绘出纹饰,再经烧而成,形成绘画的装饰意趣。此壶造型优美典雅,以黄色珐琅为地,花卉纹饰色彩鲜艳明快,质细腻洁净,且富有层次的微妙变化,工艺精巧,为传统珐琅器的精品。
名称: 景泰蓝穿花龙花瓣式洗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珐琅釉 铜
规格: 直径26.6厘米
介绍
此花瓣式洗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
名称: 画珐琅玉兰花式烟壶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珐琅釉 铜
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介绍
这件仿玉兰花,共计有花瓣六瓣,三瓣饰花卉,三瓣饰淡色山水楼阁,互为间隔。这件器物有“乾隆年制”的御书款,是清养心殿造办处珐琅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