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昆仑关——一场“钢军”对“钢军”的战役
“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更强的军队。”——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临死前的日记
□文/制作/白梅月下客
昆仑关战役之时间:1939年12月4日——1939年12月31日
地点:广西南部之宾阳县
交战双方:中国军队
日军
兵力配备:
中国军队 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六军、第五军、广西教导总队独立步兵1-4团
第二十六、第三十七、第三十五、第三十八集团军、空军第三大队
总兵力达30万之众,实际参战部队约6万人。
其中,中国第一支机械化武装部队,号称“钢军”的第5军为主力,
指挥官——杜聿明。
日军 第21军之一部、第五师团、近卫混成旅团、第18师团之一旅团、海
军陆战队、空军兵员总数约10万人,实际参战总兵力4.5万人。
其中,日俄战争中获得“钢军”称号的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为主力,
指挥官——中村正雄。
战役梗概:
1939年11月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在空军掩护下,攻占南宁。随后,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12月4日,日军进占昆仑关,中日双方军队处于对峙状态。
1939年12月18日,国民革命军第5军对昆仑关日军发起攻击。郑洞国荣誉第一师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仙女山。当晚,各部乘胜夜袭,相继占领老毛岭、万福村、441等高地,最后攻占昆仑关。19日午后,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进行反扑,昆仑关失守。双方展开反复争夺。27日,为昆仑关争夺战最激烈之一日,中国空军第三大队出动6架飞机支援陆军战斗。双方伤亡甚重。30日,中国增援部队到达,遂向日军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相继攻占同兴、界首及其东南各高地,打破日军昆仑关防线。31日拂晓,杜聿明指挥所推进至大坟岭,中国军队向日军猛攻。至8时,第159师占领653西南高地;11时,新编第22师攻入昆仑关。31日,日军被迫向九塘方面退却。至此,昆仑关战役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宣告结束。
战果:
日军,第21旅团班长以上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于12月24日在昆仑关关南5公里之九塘,被郑洞国师第三团炮击击毙。
中国军队,伤亡亦达万人以上。
评价: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实为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
中国军队抗击日军,全歼其一个精锐旅团,并基本消灭其全部指挥官,尚无二例。












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