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一得:何谓精通篆书?
□文/白梅月下客
篆书,属于古文字的范畴,今已淡化了其实用性,日渐走向了艺术化欣赏的道路。篆书,又有着大小篆之分。小篆,也非李斯所创,但,真正称的上精通者,古往今来,却惟此一人耳!
秦朝时,这种书体不仅成为全国的标准化规范书体,同时,见诸于瓦当、权量、玺印之上,其实用性,自不待言。而主要之规范者,恰为李斯,换言之,李斯整理规范的秦篆应当称为“秦篆李斯体”或“小篆李斯体”,而小篆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名词。小篆这一书体,还应当包括李斯没有规范整理前,诸如上面所提及的秦权量、玺印、瓦当之上的文字。
李斯,平素书写简牍即用此体,可谓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及至整理、系统、规范、推广此类书体,更是造诣有深。今人比较秦篆李斯体与其后者所书之篆书,风格可谓大异。玉筋篆、铁线篆、悬针篆中,首推前者,次,当以《天发神谶碑》为代表的悬针篆,而李阳冰之所谓篆书,可谓下李斯之功力九等。唐朝时,习篆者寡,遂成李阳冰之名,不过,有一点也不可否认与抹杀,那就是,李阳冰确乎为篆书的整理作出过重大贡献。此方面,继李斯之后,尚有东汉的许慎,李阳冰之后,仍有北宋的徐铉,近代的邓石如。
那么,何谓精通篆书呢?笔者认为,不仅能够识篆,而且能够写篆,写篆时不是边查《说文》便写,而是能够在他人随便提出一字后,即可信手写来,写毕,查阅比对,毫厘不爽者,方可称做“精”通。
倘叫了真讲,这也就是个通,“精”,是根本谈不上的!今人真正精通篆书者,当熟悉一个字的不同篆书写法并且能够轻易写出,此外,还应当包括对大篆、金文、甲骨的熟练辨析与书写,可如今,这样的人有吗?包括近现代中国,达到此标准者,包括邓石如在内,有吗?单单一个篆书体便可让人罄尽一生之精力了,您还在哪里左书、反书、倒书、扛了重达多少多少斤的笔在书。。。这,不是哗众取宠的浮躁,又还能是些什么呢?
浮躁之气不可长,而治浮躁之气,非篆书莫属!

(7月14日晚,写此篇时有上述一感一得)
加载中,请稍候......